病名。出《疡医准绳》卷三。即肩胛疽,见该条。
病证名。指劳神伤心所致的虚咳。《不居集》卷十五:“劳神咳嗽,咳而因劳神伤心,烦热自汗,咽干咯血。”治宜劫劳散、梦授天王补心丹等。参见咳嗽、劳咳、心咳条。
见《分类草药性》。即刺梨,详该条。
【介绍】:见余纲条。
病证名。见《圣济总录》卷一百零五。即血灌瞳人。详该条。
即门牙。详该条。
即痧药丸,见该条。
出《金匮要略·妇人妊娠病脉证并治》。即小产,详该条。
①《太平圣惠方》卷八十九方。细辛、黄芩、防风、大黄(微炒)各一分,川椒(去目)、蜡各半两。为细末,用清麻油三合煎至紫色,滤过下蜡,为膏,每服用大豆大,点于耳中,日三次。治小儿风热入脑,或因水入而致的耳
病名。《外科大成》卷二:“为其管屈曲不直,难以下药至底也。”即管道走行弯曲的肛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