MY词语>中医中药>中药材>柃寄生

柃寄生

药材名称柃寄生

拼音Línɡ Jì Shēnɡ

别名方叶子、螃蟹脚吊兰、胡龙须

出处《湖南药物手册》

来源桑寄生科植物柃寄生枝叶。夏、秋间采收。

原形态常绿小灌木,高10~13厘米。茎多节,分枝,绿色,有纵纹,节间扁平。叶细小,鳞片状。花单性,雌雄同株,着生于节间顶部的两侧,排列成简单、3花的聚伞花序;花黄绿色;雄花被3,雄蕊3,花丝极短,药室2,侧面纵裂;雌花被3裂,子房为花被管包围。浆果椭圆形,长2~4毫米,橙黄色。花期春末夏初。

生境分部常寄生于杨桐、柃、女贞等树上。分布湖南、广东等地。

功能主治治气痛,打伤。

用法用量内服:煎汤,0.3~1两:或浸酒。

复方①治气痛:柃寄生三至五钱。水煎服。

②治打伤:柃寄生五钱至一两。水煎,兑酒服。

摘录《中药大辞典》

猜你喜欢

  • 狭叶败酱

    药材名称狭叶败酱拼音Xiá Yè Bài Jiànɡ别名白升麻(《贵州草药》)。出处《广西药植名录》来源为败酱科植物狭叶败酱的根。全年可采。原形态多年生草本,高

  • 天目木姜叶

    药材名称天目木姜叶拼音Tiān Mù Mù Jiānɡ Yè来源药材基源:为樟科植物天目木姜子的叶。拉丁植物动物矿物名:Litsea auriculata Chien et Cheng采收和储藏:每年

  • 红子根

    《中药大辞典》:红子根药材名称红子根拼音Hónɡ Zǐ Gēn出处《分类草药性》来源为蔷薇科植物火棘的根。9~10月采挖,洗净,晒干。性味《四川中药志》:"性平,味酸涩,无毒。&q

  • 鼋甲

    《中药大辞典》:鼋甲药材名称鼋甲拼音Yuán Jiǎ出处《本草拾遗》来源为鳖科动物鼋的甲壳。原形态鼋,又名:绿团鱼、癞头鼋。为鳖类中之大型者,体长一般为26~72厘米。吻端很短;背甲近圆形,

  • 姜皮

    《全国中草药汇编》:姜皮药材名称姜皮拼音Jiānɡ Pí别名生姜皮来源为姜科植物姜Zingiber officinale Rosc.的栓皮及附着的一部分表层。将生姜洗净,浸于清水中过夜,用刀

  • 麒麟吐珠

    药材名称麒麟吐珠拼音Qí Lín Tǔ Zhū别名青丝线、麒麟塔来源药材基源:为爵床科植物虾衣草的茎、叶。拉丁植物动物矿物名:Drejerella guttata (Brand.) Bremek. [

  • 红麸杨

    药材名称红麸杨拼音Hónɡ Fū Yánɡ出处《湖南药物志》来源为漆树科植物红麸杨的根。秋季采挖。原形态落叶乔木,高7~12米。小枝被有短柔毛。单数羽状复叶,小叶7~11片,最多可

  • 蜡梅花

    药材名称蜡梅花拼音Là Méi Huā英文名Wintersweet Flower别名腊梅花、黄梅花、铁筷子花、雪里花、巴豆花、蜡花出处出自《本草纲目》;1.《救荒本草》:蜡梅花,多生南方,今北土亦有之

  • 矮脚龙胆

    《中药大辞典》:矮脚龙胆药材名称矮脚龙胆拼音ǎi Jiǎo Lónɡ Dǎn出处《昆明民间常用草药》来源为龙胆科植物小龙胆草的全草。秋、冬采收,洗净晒干。原形态小龙胆草:矮小草本,高约4厘米

  • 蓝桉

    药材名称蓝桉拼音Lán ān别名洋草果、灰杨柳、玉树油树来源桃金娘科桉属植物蓝桉Eucalyptus globulus Labill.,以叶和果实入药。秋季采收,晒干。以鲜用为好。性味微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