病名。出《疠疡机要》卷上。即疠风。见该条。
治则。出《素问·至真要大论》王冰注语。后人简称为益火消阴或扶阳退阴。是治求其属的治法,即用扶阳益火之法,以消退阴盛。肾主命门,为先天真火所藏,肾阳虚(命门火衰)则出现阳微阴盛的寒证。症见腰脊痠痛、脚软
元代医官职称。医学提举司主管官员之一,始设于1288年(至元二十五年),官阶从六品。
【介绍】:见谢观条。
病证名。出《诸病源候论》卷二十七。多因火盛血燥或久病气血亏损,导致毛发色黄不泽。治宜滋肾凉血。内服草还丹。外用菊花散煎水洗发。
病证名。见《医碥·眩晕》。又称头风眩运。详该条。
见《山东中草药手册》。为分心木之别名,详该条。
病证名。因肝肾阴虚所致的牙痛症。见虚火牙痛条。
病名。因误食桐油而出现中毒症状者。症见恶心、呕吐、腹痛、腹泻等胃肠道症状外,还可见发热、气短、肢麻、水肿、心脏扩大、肝肾功能损害等。治宜中西医结合救治。《本草纲目》卷四载有解桐油毒的药物,如甘草、干柿
见督脊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