黑瓣苔,瓣底红。为脏腑热甚,消灼津血。症见口开目闭、烦躁沾语、狂妄便闭等,急用大承气汤下之,并用清热凉血之法治之(见《伤寒舌鉴》)。
见《寓意草》。即恶阻。详该条。
经穴别名。出《针灸甲乙经》。即天池,见该条。
见《广东中药》。为土荆芥之别名,详该条。
外感不得卧之一。指三阳失于解表,邪热传里所致的不寐症。《症因脉治》卷三:“里热不得卧之症:身热汗出,渴而引饮,小便不利,太阳经里热也;烦渴消水,口燥唇焦,大便坚结,阳明经里热也;寒热口苦,胁痛干呕,少
见《四川中药志》。为苏木之别名,详该条。
见痎疟论疏条。
亦名坐生。《张氏医通》卷十:“儿臀先露,谓之坐臀生。”
出《名医别录》。即甜瓜子,详该条。
病名。出《外科大成》卷二。指生于脐上七寸上脘穴之腹皮痈。证治见腹皮痈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