见萧步丹《岭南采药录》。为老鼠耳之别名,详该条。
【介绍】:见何镇条。
见《广东中草药》。即油柑虫节,详该条。
五代时官名。五代时无医疗机构的设置,仅设此职以掌管医事。
股和胫的总称。即大腿和小腿。
见《广西中药志》。为千日红之别名,详该条。
鼓胀之一。多因饮酒过量,损伤脾胃,水湿停聚而致。《景岳全书·杂证谟》:“少年嗜酒无节,多成水鼓。……盖酒性本湿,壮者气行则已,酒即血也;怯者着而成病,酒即水也。不惟酒为水,而血气既衰,亦皆随酒而悉为水
《杂病源流犀烛·脏腑门》卷六方。大黄、黄连各二钱,黄芩一钱。为粗末,以麻沸汤浸良久,去渣,分二次服。治狐惑,舌白齿晦,面目乍白、乍赤、乍黑,变异无常,四肢沉重,默默多眠,喉蚀声哑,上唇生疮。本方组成与
【介绍】:明末清初僧人。字雨若,号南潜。学《易经》于黄道周。明朝亡后,削发为僧,爱好文学书法兼通医学。著书十余种,在医学方面,有《运气定论》一书,已佚。
出《医学启源》。为罂粟壳之处方名,详该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