MY词语>中医中药>中医百科>暴崩

暴崩

病证名。出《妇人良方大全》卷一。指非经期而突然阴道出血,量多如注者。多因暴怒伤肝,血失所藏;或气虚气陷,失于统摄;或跌仆损伤冲任,以致经血失于约制所致。治宜止血为主,以防晕厥虚脱。方用十灰散,兼服独参汤。待血渐减少,或血止后,当审因论治,因暴怒伤肝者,用逍遥散香附炭、青皮;气虚气陷者,用举元煎;跌仆损伤者,以八珍汤加三七末,或用云南白药。参见血崩条。

猜你喜欢

  • 至而不至

    运气学说术语。《素问·六微旨大论》:“至而不至,来气不及也。”指时令已至而岁气未至,这种情况一般都发生于岁运不及之年,如王冰注:“假令……乙丑岁气不足,于甲子岁当至之期,后时而至也。”

  • 暑搏血崩

    病证名。多因暑邪客于冲任胞宫,血难停留而致突然经血崩下。症见血色深红,质稀,量多如注,面赤或垢,身热口渴喜凉饮。治宜清热祛暑,凉血止血。方用单芩心丸,或益元散加百草霜。

  • 土球子

    见《东北动物药》。为蝮蛇之别名,详该条。

  • 舌上出血

    病证名。出《诸病源候论》卷二十七:“心脏有热,则舌上出血如涌泉。”即舌衄。详该条。

  • 周营

    【介绍】:见周荣条。

  • 盘珠集胎产证治

    书名。3卷。清·严洁、施雯、洪炜合撰。约成书于18世纪中期。卷上列胎前共34症;卷中列产后共61症;卷下列胎产治疗方剂,包括补剂、散剂、攻剂、热剂、和剂及胎前、产后备用良方共253首。

  • 心印绀珠经

    综合性医书。2卷。元·李汤卿撰。全书依次为原道统、推运气、明形气、评脉法、察病机、理伤寒、演治法、辨药性、十八剂共九部分。论述简要,颇能融会诸家学说。李氏将方剂的类别分为轻、淡、清、解、缓、火、暑、湿

  • 肝为泪

    出《素问·宣明五气篇》。泪出于目,肝开窍于目,泪为肝液所化,故云肝为泪。参见五脏化液条。

  • ①尺脉的简称。详寸关尺条。②尺肤的简称。《素问·平人气象论》:“尺热曰病温,尺不热,脉滑,曰病风。”详尺肤条。

  • 虚滑痢

    病证名。指体虚久痢滑脱不禁者。见《证治汇补》卷八。系因体虚脾气下陷,及久痢肠失禁固所致。证见四肢困倦,谷食不化,腹中彻痛,虚坐而无努责,脉沉伏等。治宜调补固涩。参见虚痢、久痢、滑痢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