证名。清·陈士铎《石室秘籙》:“视各物倒置,人又无病。”参见目妄见、视惑等条。
【介绍】:见姚浚条。
病名。见《外科大成》卷二。为瘰疬坚硬,形如荔枝状者。参见瘰疬条。
《卫生宝鉴》卷十三方。当归、藁本各半两,乳香、没药各二钱,黄丹、黄蜡各二两,琥珀、白芨各二钱半,胆矾、粉霜各一钱,白胶香三两,清油一斤,木鳖子(去皮)五十个,巴豆(去皮)十五个,槐枝、柳枝各一百二十条
【介绍】:见魏鉴条。
耳屏与面颊之间的部位。《灵枢·五阅五使》:“明堂广大,藩蔽见外。”
证名。出《伤寒论·辨少阴病脉证并治》。指泻出物清稀夹杂不消化食物者。多因脾肾虚寒所致。治宜温中散寒,用四逆汤、通脉四逆汤。参寒泄条。
书名。《证治准绳》中的一种,又名《女科准绳》。5卷。明·王肯堂撰。本书主要以《校注妇人良方》为基础,广泛收集各家学说,对明以前妇科学成就作了较系统的整理。分为:治法总论、调经门、杂证门、胎前门及产后门
病证名。指疳病头颈生核的证候。《圣济总录》卷一百七十二:“由小儿嗜肥甘过多,虫因甘动,或饮食不调所致。”其症头颈生核,形如弹丸,按之转动不痛,内有一种米粉样物质(如颈淋巴结核);其毒侵及脏腑而成疳疾。
见《本经逢原》。为猫胞衣之简称,详该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