见《生草药性备要》。为六棱菊之别名,详该条。
《幼科发挥》卷四方。人参、白术、茯苓、炙甘草、当归、川芎、陈皮、半夏曲、炒苍术、姜厚朴、柴胡、黄芩、猪苓、泽泻、草果、常山、青皮、肉桂、鳖甲(酥炙)各等分。为末,酒煮曲糊为丸,麻子大,陈米汤送下。治疟
①见《昆明民间常用草药》。为透骨香之别名。②见《广西药用植物名录》。为雪药之别名。各详该条。
出《灵枢·癫狂》。亦名锐眦、小眦、眼梢头、眼小嘴、眼小睫、眼小角、目锐眦、小眦。为上下眼弦颞侧的联合处,即外眼角(上下眼睑在颞侧连结部)。是足少阳经的起点,有童子髎穴。《灵枢·癫狂》:“目眦外决于面者
眼科病证。见广州中医学院《中医眼科学讲义》。即色似胭脂证。详该条。
【介绍】:元代药学家。著《日用本草》八卷。
证名。见《秘传眼科龙木论》。即目痒。详该条。
见《全国中草药汇编》。为山芝麻之别名,详该条。
病证名。见《不居集》卷二十一。又称酒泄。详该条。
见《中药材手册》。为伸筋草之别名,详该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