MY词语>中医中药>中医百科>报刺

报刺

古刺法名。十二刺之一。《灵枢·官针》:“报刺者,刺痛无常处也。上下行者,直内无拔针,以左手随病所按之,乃出针,复刺之也。”指治疗游走性疼痛一类病症的针刺方法。其法直刺痛处,并予留针,再以左手按其周围痛处乃出针再刺。报作复解,刺而复刺,故名报刺。

猜你喜欢

  • 脐痈毒

    病名。出《疮疡经验全书》卷三。即脐痈。见该条。

  • 芦尖

    见《要药分剂》。为芦笋之别名,详该条。

  • 膈下

    膈,指膈膜,为分开胸腹之筋膜。膈下指膈膜以下的部位,即上腹部。《医林改错》:“在内分膈膜上下两段,膈膜以上,心肺咽喉,左右气门,其余之物,皆在膈膜以下。……立膈下逐瘀汤,治肚腹血瘀之症。”

  • 走罐法

    拔罐法的一种。亦称推罐法,或称拉罐法。是拔罐时,把火罐推拉移动,以扩大作用面的方法。此法宜选用罐口光滑的大罐,在罐口和治疗部位上分别涂上一层凡士林或油膏之类的润滑剂,当火罐吸着后,用手捏住罐体慢慢分段

  • 五疫

    多种疫病的总称。古人借五行而分木疫、火疫、土疫、金疫、水疫等。《素问遗篇·刺法论》:“五疫之至,皆相染易。”

  • 张锡驹

    【生卒】:十七世纪【介绍】:清代医家。字令韶。浙江钱塘人。曾学医于名医张志聪,钻研伤寒学,撰有《伤寒论直解》6卷(1712年刻行),另有《胃气论》(1797年日本刻行)。

  • 骑马痈

    病名。见《仁术便览》卷四。即悬痈。详该条。

  • 裴琏

    【介绍】:唐代医生。撰有《五脏论》1卷,已佚。

  • 左胁痛

    证名。指左侧胁痛。多由气滞血瘀、痰饮、食积、肝郁等所致。《医学入门》卷五:“左为怒火与死血,大怒气逆及谋虑不决,或外感风邪,皆令肝火动甚,胁痛难忍,古萸连丸、当归龙荟丸,轻者小柴胡汤加黄连、牡蛎、枳壳

  • 钩割法

    眼科手术方法。见《外台秘要》卷二十一。包括钩与割两个步骤,“钩者,钩起之谓;割,割去也”(《证治准绳·杂病》)。此法常用于钩割攀睛胬肉或眼部赘生物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