见《苏州本产药材》。即通天草,详该条。
【介绍】:见吴仪洛条。
霉,灰黑色。酱,黄赤色。舌生黄赤兼黑苔,似沉香色,属里实热证。可因内蕴湿热、夹有宿食,或瘀血气滞,或湿热夹痰所致(见《伤寒舌鉴》)。
中药炮制法之一。将药材的纤维捣碾成绒状。如将艾叶制成艾绒,使其易于点燃,宜用于灸法。
见医学正印种子编条。
出《履岩本草》。即酢浆草,详该条。
书名。广州中医学院主编。书分五章。第一章概述;第二章四诊概要;第三章论八纲,并附医案举例;第四章证候分类;第五章诊法运用。末附有关诊断的原文选录和歌诀选录。内容比较丰富。1964年由上海科技出版社出版
见理瀹骈文摘要条。
经外奇穴别名。见《针灸经外奇穴图谱》。即肩头,见该条。
【介绍】:见唐宗海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