MY词语>中医中药>中医百科>张锐

张锐

【生卒】:十二世纪

【介绍】:

宋代医家。字子刚。蜀(今四川)人。精通医术。蔡鲁公孙妇将临产而病,国医以为患伤寒,恐堕胎,不敢用药,张锐以常法与药,且使加倍服用,半日儿生,病亦去。所治多如此。曾任太医局教授。相传曾撰《鸡峰普济方》。共30卷,现存26卷。

猜你喜欢

  • 湿伤脾阴

    证候名。多因湿郁生热,热盛化火而伤及脾阴。症见脘腹痞满、身重肢痠、口苦、渴不多饮、尿少而黄、大便坚结,舌苔由灰滑变黄燥。《温病条辨·中焦篇》:“湿之入中焦……有伤脾阳,有伤脾阴……伤脾胃之阴者十居一、

  • 脾胃俱实

    指脾胃两经邪实。《千金要方》:“右手关上脉阴阳俱实者,足太阴与阳明经俱实也,病苦脾胀,腹坚,引胁下痛,胃气不转,大便难,时反泄利,腹中痛,上冲肺肝,动五脏,立喘鸣,多惊,身热汗不出,喉痺精少,名曰脾胃

  • 红外线穴位照射疗法

    用红外线照射穴位的一种治疗方法。以白布遮去应照穴位以外皮肤,用红外线发生器照射穴位,以病人自感局部温热或皮肤出现淡红色为度。常用于治疗哮喘、慢性支气管炎、风湿痹痛等。

  • 表里俱热

    表里同病的热证。感外邪后化热,充斥表里;或本有内热,又感温邪。症见面赤、头痛、时时恶风、大渴,苔黄干燥,甚至心烦谵语等。

  • 瞳神细小

    病证名。见清·颜筱园《眼科约编》。即瞳神缩小。详该条。

  • 气痔

    病名。出《诸病源候论》卷三十四。多因风邪蕴积肠间,或情志过激,酒食所伤而致。症见肛门肿突,大便难而血出,腹胁胀满,甚或形成脱肛良久不能入。治疗:因风邪蕴积者,可选用威灵仙丸加减;因情志过激而发者,可选

  • 手太阴之筋

    手太阴的经筋。《灵枢·经筋》:“手太阴之筋,起于大指之上,循指上行,结于鱼后,行寸口外侧,上循臂,结肘中,上臑内廉,入腋下,出缺盆,结肩前髃,上结缺盆,下结胸里,散贯贲,合贲下抵季胁。”

  • 屁巴虫

    见《中药志》。为九香虫之别名,详该条。

  • 蛇障

    病名。出《备急千金要方》卷二十二。即瘭疽。见该条。

  • 李嗣立

    【介绍】:见李迅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