骨名。又名扶桑骨。位于眼眶(眉棱骨)的后方,颧骨弓上方部位。
见《贵州民间方药集》。为蟾蜍之别名,详该条。
【介绍】:见安邪条。
经穴名。代号BL24。出《太平圣惠方》。属足太阳膀胱经。位于腰部,第三腰椎棘突下旁开1.5寸处;一说:“除脊各寸半”(《针灸资生经》)。布有第二腰神经后支的外侧皮支和第二腰动、静脉后支。主治腰痛,月经
病名。太阳经病之一,亦称太阳表虚证。中风是外感风邪之意,与猝然倒地、口眼斜的中风不同。太阳中风的特征是发热恶风,汗出脉缓。《伤寒论·辨太阳病脉证并治》:“太阳病,发热,汗出,恶风,脉缓者,名为中风。
出《庚辛玉册》。为瓦松之别名,详该条。
见《全国中草药汇编》。为木姜子之别名,详该条。
病名。见《经效产宝·续编》。多因产后血虚,腠理不密,多汗复遇风邪相搏所致。症见口噤,背强如痫状,身反折,气息如绝,频繁发作。急宜灌服小续命汤。
见《广东中草药》。为丁茄之别名,详该条。
证名。出《诸病源候论·血病诸候》。又名血汗、肌衄。详血汗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