MY词语>中医中药>中医百科>崔氏八味丸

猜你喜欢

  • 支连

    出《药性论》。为黄连之别名,详该条。

  • 神授汤

    《证治准绳·女科》卷三方。橘红、桔梗、紫苏、人参各一钱,炒五味子三分。加生姜,水煎服。治上气喘急,不得卧。

  • 长平

    ①经穴别名。出《针灸甲乙经》。即章门,见该条。②经外奇穴别名。《千金翼方》:“多汗,四肢不举少力,……灸长平五十壮,在侠脐相去五寸,不针。”所述与长谷同位。近代《针灸经外奇穴图谱》作长谷别名,见该条。

  • 十干

    十天干之简称。见该条。

  • 曲差

    经穴名,代号BL4。出《针灸甲乙经》。别名鼻冲。属足太阳膀胱经。位于头正中线入前发际0.5寸,再旁开1.5寸处;或于神庭与头维两穴连线的内1/3与中1/3的交点处取穴(《铜人腧穴针灸图经》)。另说在前

  • 奶浆草

    见《草药手册》。为地锦草之别名,详该条。

  • 中人

    出《诸病源候论》卷四十六。即客忤,详该条。

  • 钟乳散

    《三因极一病证方论》卷八方。钟乳石、炮姜、桔梗、茯苓、炮附子、细辛、桂心、人参各一两一分,白术一两,防风、煅牡蛎、天花粉各二两半。为末,每服二大钱,食前温酒调下。治气虚极,皮毛焦,津液不通,力乏,腹胀

  • 皂荚散

    《太平圣惠方》卷七十一方。炙皂角(去皮子,炙焦黄)二两,川椒一两,细辛一两半。为末,盛于胶囊中,大如指,纳入阴中。治妇人黄瘕,症见经行不利,左胁气结,阴中刺痛,淋露黄汁。

  • 李延昰

    【生卒】:十七世纪中叶【介绍】:清代医家。初名彦贞,字我生;一字期叔,号辰山。华亭(上海市松江)人。长于脉学,汇集脉学文献七十余种,结合家学及个人经验,编成《脉诀汇辨》(1662年刊行)一书,其中包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