见《广西中兽医药用植物》。为刺三加之别名,详该条。
见《摘元方》。为荭草花之别名,详该条。
见医宗撮精、折肱漫录合刊条。
出《难经·三十五难》。即胆。因胆所贮藏的胆汁清而不浊,故名。
病证名。指小儿啼叫之由盘肠气钓所致者。《普济方》卷三百六十一:“盘肠气发先腰曲,无泪叫啼眼干哭,口开脚冷上唇乌,额上汗流珠碌碌。”治宜行气止痛。用木香散。
①正骨手法之一种。适用于骨折后有即将撕裂、分离的碎骨片或有重迭错位者。医者以拇食二指钳住伤处,逐渐加大力量,使碎骨片牢固的卡附于主骨之上,不致再移位;如系重迭错位的骨片,应在牵拉开后,用卡法使断端对齐
见《江苏省植物药材志》。为牵牛子之别名,详该条。
病名。出《疡医准绳》卷四。又名肾俞发、腰疽、连肾发。指有头疽生于腰部肾俞穴(第二、三腰椎棘突之间,脊柱旁三寸)处,患者手由下可搭着者。证治见有头疽。
即黑锡丹第二方,见黑锡丹条。
见《四川中药志》。为蛴螬之别名,详该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