MY词语>中医中药>中医百科>少阳经病

猜你喜欢

  • 虚热证

    证名。指正气不足所出现的热证。《此事难知·热有虚实外何以别》:“若骨痿、肉烁、筋缓、血枯、皮聚、毛落,五阴不足而为热病,是虚热。”多因气血阴液不足,或邪盛伤正所致。证见心烦不眠,口燥咽干,潮热盗汗,大

  • 王瓘

    【介绍】:唐代医家。撰有《广黄帝本行记》,已佚。

  • 狗铃草

    见《中国主要植物图说·豆科》。为农吉利之别名,详该条。

  • 皂针

    见《中药材手册》。为皂角刺之别名,详该条。

  • 鼻隔

    解剖部位。见《医学入门》。指鼻中隔。

  • 清肺丸

    《眼科纂要》卷上方。桑白皮四两,天门冬、麦门冬、黄芩、菊花、生地黄(酒洗)、当归尾各一两,茯苓五钱。为细末,炼蜜为丸,每服三钱,不拘时茶水送下。治胬肉攀睛。

  • 五畜为益

    出《素问·藏气法时论》。指牛、犬、羊、猪、鸡等禽畜肉食,因其血肉有情之品,有补益人体作用。

  • 饮子

    汤剂不规定时间冷服的称饮子。如《宣明论方》的地黄饮子。

  • 余听鸿医案

    见诊余集条。

  • 杂病广要

    书名。30卷。日本·丹波元坚撰。刊于1853年。本书广泛选集了我国历代医籍中有关内科杂病(不包括伤寒)的论述分类编辑而成。共分外因类、内因类、诸气病、诸血病及脏腑类五类。每类又各分若十病证,对于每种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