MY词语>中医中药>中医百科>导法

猜你喜欢

  • 余昭令

    【介绍】:参见余午亭条。

  • 假热

    指病因病理均属寒而表现出热的假象。参见真寒假热条。

  • 胃脘痛

    病名。指上腹部近心窝处疼痛。出《素问·五常政大论》。亦称胃痛、脘痛、心下痛,心痛等。多因七情郁结,劳累过度及饮食不节所致。有寒热虚实之分。亦有虚实错杂,寒热相兼者。文献有胃气痛,肝胃气痛,阴虚胃脘痛,

  • 出《素问·脉要精微论》。下肢踝以下部分,由踝、跖、趾组成,上接胫。

  • 及泻

    出《名医别录》即泽泻,详该条。

  • 积吐

    病证名。指宿食积滞不消而引起的呕吐。《证治准绳·幼科》:“积吐,眼胞浮,面微黄,足冷肚热,昼轻夜重,儿大者脉沉缓,此宿冷滞脾,故吐黄酸水;或有清痰,脉实而滑,为食积所伤,吐酸馊气;或宿食并出,儿小者,

  • 手指骱

    人体部位名。《伤科补要》卷二:“凡人手指有三骱。”即指关节。

  • 旱蒲花

    见《江苏药材志》。为马蔺花之别名,详该条。

  • 经来吊阴痛

    病证名。见《竹林女科证治》。月经来时,自觉有两条筋从阴部中吊起至两乳,疼痛难忍,身上发热。方用川楝汤(川楝子、大茴香、小茴香、猪苓、泽泻、白术、乌药、槟榔、乳香、延胡索、木香、麻黄、生姜)。临床少见。

  • 水碱

    见《本经逢原》。为灰碱之别名,详该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