MY词语>中医中药>中医百科>寒霍乱

猜你喜欢

  • 梧桐皮

    见《履岩本草》。即梧桐白皮,详该条。

  • 寒包热咳嗽

    病证名。指肺有郁热复感于寒所致的咳嗽。古称寒暄。《类证治裁》卷二:“寒包热,热郁肺俞,遇秋冬寒凉辄发咳,寸脉坚,声音窒,但解其寒而热自散。麻杏石甘汤或金沸草散。”参见寒暄条。

  • 鬲痰风厥头痛

    病证名。出《肘后备急方》。风痰相结而引起的顽固性头痛。《诸病源候论》卷二十:“鬲痰者,谓痰水结聚于胸鬲之上,又犯大寒,使阳气不行,令痰水结聚不散,而阴气上逆,上与风痰相结,上冲于头,即令头痛,或数岁不

  • 韭汁法

    古代下胎毒法之一。小儿初生时以韭根捣汁煮开灌之;或用甘草煎水,浸韭子汁,涂儿唇上。

  • 奶疬

    病名。出《疮疡经验全书》卷三。即乳疬。乳中结核之一种。多见于女子青春发育期,多因冲任不调,气滞痰郁而成。证见乳头晕下扁圆形肿块,轻度疼痛及压痛。多在数周后逐渐消散而自愈。如若不愈,治宜调理冲任,开郁化

  • 张凤逵

    【介绍】:见张鹤腾条。

  • 鬼排

    古病名。见《肘后备急方》卷一。即鬼击。详该条。

  • 蓼子

    出《补缺肘后方》。为蓼实之别名,详该条。

  • 仙蟾

    见《本草纲目》。为蛤蚧之别名,见该条。

  • 大眦

    见《医贯》卷四。即内眦。详该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