MY词语>中医中药>中医百科>寒热病

寒热病

①《灵枢经》篇名。寒与热是两种相对的症状。本篇着重阐述有关寒、热两种类型的病证及治疗方法,故名。文中介绍了皮寒热、肌寒热、骨寒热以及骨痹热厥寒厥等病症和针刺方法。还叙述了四时取穴的常规和中病而止的治疗原则。②泛指有恶寒、发热的病证。

猜你喜欢

  • 土防己

    见《现代实用中药》。为木防己之别名,详该条。

  • 舌上龟纹

    病证名。见清·包永泰《喉科指掌》。若由心火暴盛所致,舌起龟纹,舌质红赤,满口糜烂,腮舌俱肿,口干,脉实有力,为实证,治宜清心凉膈。若由五志过极,虚火妄动所致。舌起龟纹,舌淡,时起白斑细点,舌破,舌若无

  • 小儿推拿广意

    推拿专著,又名《推拿广意》,3卷,清·熊应雄辑,约刊于1676年。上卷总论推拿之理,及儿科疾病诊断方法,并附推拿手法图说20余幅;中卷分述各种儿科常见病推拿疗法;下卷附方,选录小儿病的内服、外治药方1

  • 垂珠痔

    病名。《疮疡经验全书》卷七:“其形垂下如珠。”相当于直肠息肉,乳头状瘤及较小的赘皮外痔。

  • ①指针刺器具。古作箴或鍼。用以刺激机体治疗疾病。源于砭石。早期的针以骨、竹或陶片制成。随着社会生产力的发展,在冶金术发明以后,人们利用金属的可塑和延展性能,以各种不同的金属或合金,制造出形式多样的针具

  • 三解散

    《幼幼集成》卷四方。人参、防风、天麻、郁金、白附子、大黄、黄芩、僵蚕、全蝎、枳壳、薄荷、赤芍药、甘草、灯心。水煎服。治小儿露丹,症见小儿百日内外、半岁以上,忽然眼胞红肿,面青色暗,夜间烦啼,脸如胭脂,

  • 徐文伯

    【生卒】:五世纪【介绍】:南北朝时期南齐医家。出身世医,于465年撰写《疗妇人瘕》、《药方》等书,均佚。还撰有《子午流注逐日按时定穴歌》,后世演变成针灸学中的一个流派。

  • 胎死腹中

    见《备急千金要方》卷二。即子死腹中。详该条。

  • 旋转屈伸法

    中西医结合的正骨八法之一。主要用于矫正骨折断端的旋转成角畸形。如骨折发生旋转移位时,可将肢体的远折段绕着近折段纵轴进行逆向旋转,使之复位;有些近关节骨折发生成角移位时,可将该关节屈曲或伸直,使之复位。

  • 胞转

    即转胞出《诸病源候论》卷四十。即妊娠小便不通。详该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