MY词语>中医中药>中医百科>寒实结胸

寒实结胸

结胸证之一。又称寒结胸。指水寒互结胸膈者。《伤寒论·辨太阳病脉证并治》:“寒实结胸,无热证者,与三物小陷胸汤白散亦可服。”《医宗金鉴·订正伤寒论注》卷一:“结胸证,身无大热,口不燥渴,则为无热实证,乃寒实也,与三物白散。然此证脉必当沉紧。若脉沉迟或证见三阴,则又非寒实结胸可比,当以枳实理中汤治之矣。”亦可由误下所致。《伤寒来苏集·三白散证》:“太阴腹满时痛,而反下之,寒邪与寒药相结,成寒实结胸。”《伤寒论述义》卷四:“本有寒分,下之作结胸者,亦是寒实。然阳素虚,……误下作结胸,须增损理中丸。”参见结胸条。

猜你喜欢

  • 赤色老母菌

    见《中国药用真菌》。为树舌之别名,详该条。

  • 陈宏纲

    【介绍】:见陈会条。

  • 甘露之泉

    蒙医书。伊舍巴勒只尔用藏文撰于十八世纪。主要论述生理、病理、诊断、治疗、药方等蒙医内容,在蒙医学中首次提出“六基证”的理论。现存木刻本。

  • 疵疮

    出《疮疡经验全书》卷四。即疔疮。见该条。

  • 口干

    证名。出《灵枢·热病》。①即口渴症。《证治准绳·杂病》:“口燥咽干,此寻常渴,非三消证。”②指自觉口中干燥少津但不欲饮水之症。《景岳全书·传忠录》:“凡病人问其渴否,则曰口渴。问其欲汤水否,则曰不欲。

  • 自灸草

    见《广东中草药》。为自扣草之别名,详该条。

  • 指腧穴。《素问·气穴论》:“三百六十五穴,针之所由行也。”见腧穴条。

  • 妊娠外感紫青舌

    孕妇外感舌见紫青。若淡紫带青者,为素体虚寒,内有食滞。外感寒邪,宜辛温解表,兼以消导。若舌紫而赤,为素体阴虚,误用温补,虽有外感而里热炽盛,宜解表中侧重清里(见《伤寒舌鑑》)。

  • 痘疮难靥

    病证名。即痘疮干浆应收靥而不收靥的症候。痘疮自见点、起胀、灌浆十至十三天左右,应收靥结痂。到时而不收靥,是毒气太重,内外热蒸所致。若失于治疗,则热毒入心,可变为险证。治宜清热败毒,用犀角散(《证治准绳

  • 大肠虚冷

    即大肠经虚寒。《千金要方》:“右手寸口气口以前脉阳虚者,手阳明经也。病苦胸中喘,肠鸣虚渴,唇干目急,善惊泄白,名曰大肠虚冷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