MY词语>中医中药>中医百科>寒从内生

猜你喜欢

  • 病名。又称癖气。指痞块生于两胁,平时寻摸不见,痛时则可触及者。《诸病源候论·癖病诸候》:“因饮水浆过多,便令停滞不散,更遇寒气积聚而成癖。癖者,谓僻侧在于两胁之间,有时而痛是也。”《杂病源流犀烛·积聚

  • 伤寒论三注

    书名。16卷。清·周扬俊撰于1677年。周氏于《伤寒论》注家中,钦佩方有执和喻嘉言,遂以方氏《伤寒论条辨》、喻氏《尚论篇》两个注本为基础,加上他个人的见解,逐条予以注释,因名“三注”。在原文编次方面,

  • 结毒溃烂

    证名。见《梅氏验方新编》第七集。治法先用黑豆、生甘草节等分,煎浓汤,先薰后洗。再用鹅黄散(轻粉、熟石膏、川柏等分,研末,加入冰片研匀),湿则掺,干则用胆汁或麻油调搽。

  • 尿孔

    尿道外口。

  • 苍生司命

    综合性医书。8卷,卷首1卷。明·虞抟辑。卷首药性,列述常用药物性味功能;次为经络总抄,摘论与临床密切相关的基础理论;又次为脉学《四言举要》、内景图解。后8卷以介绍内科杂病为主,兼及五官、口腔、妇产科等

  • 脚垫

    病名。指足底皮肤增厚、顽硬的一种疾患。出《外科真诠》卷上。多因鞋袜不适,长时磨擦,气血受阻,皮肤失营而成。其证足底皮肤增厚,顽硬如板,行路作痛,影响步履。治宜温水浸泡后,外涂乌梅膏。亦可用传统治脚病的

  • 胆黄

    ①三十六黄之一。《圣济总录》卷六十一:“病人体上黄绿色,胸中气满,或硬,不下饮食,此是胆黄。”治宜用灸烙法或用黄芩汤。参见黄疸有关各条。②指惊恐胆虚而致的黄疸。《太平圣惠方》卷五十五:“胆黄者,面色青

  • 白苔中红舌

    舌四边有白苔,舌心无苔而红的舌象。无苔部分属气津耗损,舌边周有白苔,是邪在太阳或少阳见证(见《伤寒舌鉴》)。当于祛邪治法中照顾气津。

  • 邪干

    指病邪侵袭。《素问遗篇·刺法论》:“真气不正,故有邪干。”

  • 吴士瑛

    【介绍】:清医家。字甫恬,号壶芦山人,又号子虚子。暨阳(今江苏江阴)人。自称医术传自喻嘉言之甥舒进贤,长于痢疾证治,撰有《痢疾明辨》(又作《折肱心悟痢疾明辨》,1857年)。治痢大旨宗仲景六经辨证,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