①见《云南中草药》。为三分三之别名。②见《草药手册》。为杜茎山之别名。各详该条。
指酉时。《灵枢·营卫生会》:“日入阳尽而阴受气矣。”参十二时条。
见《植物名实图考》。为臭牡丹之别名,详该条。
见《安徽中草药》。为狼尾巴草之别名,详该条。
即玄菟丹,见该条。
病证名。见《证治汇补·汗病章》。多由心之气血不足,心液外泄所致。症见自汗,怔忡恍惚等。治宜补心养血为主。选用天王补心丹、当归补血汤、归脾汤等方。参见自汗条。
病名。《圣济总录》卷一二五:“石与泥(瘿)则因山水饮食而得之。”即地方性甲状腺肿大。参见瘿及有关条。
见《医垒元戎》。即杏子汤第一方。见杏子汤条。
见《河南中药手册》。为露蜂房之别名,详该条。
书名。14卷。清·汪琥撰于1680年。汪氏根据《素问》“今夫热病者,皆伤寒之类也”的理论,析取《伤寒论》六经脉证治法原文中属于热病的原文,广泛参考各家学说逐条予以辩注。在治法上,不泥守仲景成方,选列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