MY词语>中医中药>中医百科>失血发热

失血发热

病证名。指失血后的发热。多因阴血亏耗,虚阳偏亢或阳气郁血分不得发越所致。《证治汇补·发热》:“一切吐衄便血,产后崩漏血虚不能配阳,阳亢发热者,治宜养血。然亦有阳虚而阴走者,不可徒事滋阴,所以有生血益气阳生阴长之法。”可选用当归补血汤四物汤圣愈汤等方。《血证论·发热》:“失血家阳气郁于血分之中,则身热郁冒,但头汗出,身热者,火闭于内,而不得达于外故也。但头汗出者,火性炎上,外有所束,则火不能四达,故愈炎上而头汗也。治法宜解其郁,使遍身微汗,则气达于外,而阳不乘阴,热止血亦治矣。此如盛暑遏热,得汗而解,小柴胡汤主之。”参见发热、血虚发热条。

猜你喜欢

  • 熊仲光

    【介绍】:见熊景先条。

  • 产难

    出《诸病源候论》卷四十三。即难产。详该条。

  • 阴中痛

    出《肘后备急方》卷五。即阴痛。详该条。

  • 黄省三

    【生卒】:1881~1964【介绍】:名思省。广东番禺人。父紫轩系乡村医生。承家学,十九岁即悬壶乡间。1924年至香港执业,因迭起疑难杂证而名闻省港。1955年返广州,历任中山医学院教授、广州中医学院

  • 益气解表

    又称补气解表。是对平素气虚而患外感表证的治法。症见头痛、恶寒、发热、咳嗽、咯痰、鼻涕粘稠、胸膈满闷、脉弱无汗,处方由补气药与解表药组成,如参苏饮。

  • 花乳石

    出《嘉祐补注神农本草》。即花蕊石,详该条。

  • 颐(gèn 亘)

    即下颌支髁状突。

  • 五汁膏

    《杂病源流犀烛·脏腑门》卷八方。天门冬、麦门冬、生地黄、薄荷、贝母、牡丹皮、阿胶、茯苓、犀角、羚羊角、梨汁、藕汁、蔗汁、人乳、莱菔汁。前十味以水先煎取汁,入余药再熬,后入蜜二两,隔水炖半日成膏服。治真

  • 李仲南

    【介绍】:元代医生。与孙永贤合著《永类钤方》。

  • ①泛指一切食物。《素问·阴阳应象大论》:“形食味。”“味伤形。”②气味。《素问·阴阳应象大论》:“味厚者为阴。”③量词。单方独味。《本草纲目》:“治肺热似火燎,……宜一味黄芩汤。”④动词。钻研、体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