MY词语>中医中药>中医百科>外眦

猜你喜欢

  • 牛角胎

    见《本草纲目》。即牛角,详该条。

  • 临睡前服

    病在胸膈、胁肋、肺者,宜于临睡前服药(见清·景日昣《嵩崖尊生书》)。

  • 锁眉草

    见《四川中药志》。为笔筒草之别名,详该条。

  • 中鬾

    出《太平圣惠方》卷八十八。即继病,详该条。

  • 鬼疟

    病名。疟疾之一。①《太平圣惠方》卷五十二:“鬼疟者,由邪气所为也。其发作无时节,或一日三两度寒热,或两日一度发动,心神恍惚,喜怒无恒,寒则颤掉不休,热则燥渴不止,或差而复作,或减而更增,经久不痊,连绵

  • 夜里串

    见《上海常用中草药》。为苹之别名,详该条。

  • 齿不固

    证名。牙齿动摇,不能坚固。详牙齿动摇条。

  • 五指

    ①手的大指、食指、中指、无名指及小指。《灵枢·经脉》:“大经络,手阳明,少阳之大络,起于五指间上合肘中。”②足趾。《素问·厥论》:“故阴气胜,则从五指至膝上寒。”

  • 疮疡清热法

    疮疡的内治法则之一。《素问·至真要大论》:“热者寒之。”凡疮疡阳证多与热毒有关,故不论其初起、成脓、溃后,凡具有实热火毒之证,如局部红、肿、热、痛,溃出脓稠,兼见发热、烦躁、口渴,甚则神昏谵语,脉数,

  • 踵经

    见吴悔菴《秘传内府经验女科》。即差经。详该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