MY词语>中医中药>中医百科>地节

地节

见《三国志》。为玉竹之别名,详该条。

猜你喜欢

  • 阳和膏

    即阳和解凝膏,见该条。

  • 张子和心镜别集

    见伤寒心镜条。

  • 晏食

    即戌时。《素问·标本病传论》:“冬人定,夏晏食。”

  • 朱惠明

    【介绍】:明代医家。字济川。长兴(今浙江长兴)人。少年时曾考科举,后来改学医,专门小儿科,在当地闻名。治病不分贵贱,从不拒绝为别人看病。著有《痘疹传心录》、《慈幼心传》。

  • 退秧竹

    见萧步丹《岭南采药录》。为仙人杖之别名,详该条。

  • 门齿

    即门牙。详该条。

  • 消癍活命饮

    《医方经验汇编》方。川大黄(酒炒)、黄芩(酒炒)、连翘、甘草、栀子(炒黑)、苏荷,板蓝根、青黛、西洋参(隔汤燉)、当归(酒洗)、大生地(炒)、广郁金、紫背浮萍、紫菊花(亦可用根)。水煎服。治葡萄疫。

  • 助阳汤

    见《证治准绳·女科》卷一。即补真润肠汤,见该条。

  • 乌疔草

    见《福建中草药》。为龙葵之别名,详该条。

  • 下合穴

    指六腑在下肢部的合穴。《灵枢·邪气脏腑病形》:“胃合于三里(足三里),大肠合入于巨虚上廉(上巨虚),小肠合入于巨虚下廉(下巨虚),三焦合入于委阳,膀胱合入于委中央(委中),胆合入于阳陵泉。”根据“合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