MY词语>中医中药>中医百科>四肢不举

四肢不举

证名。指四肢活动受限,不能抬举。多因风袭经络,或脾胃虚衰及积热所致。《素问·阴阳别论》:“三阳三阴发病,为偏枯痿易,四肢不举。”《备急千金要方·诸风》:“脾虚寒,厉风所伤,举体消瘦,……四肢不举,身重,大小便利无度。”《医门法律·中风门》:“四肢不举,有虚有实。阳明虚则宗筋失润,不能束骨而利机关;阳明实则肉理致密,加以风邪内淫,正气自不周流也。虚用六君子汤,实用三化汤合承气汤。”又“四肢不举,皆属脾土膏粱太过,积热内壅者,为脾土瘀实,宜泻以开其壅,食少体羸,怠惰嗜卧者,为脾土虚衰,宜补以健其运。”本证可见于中风、偏枯、痿证等。

猜你喜欢

  • 虚脉

    ①脉象之一。脉软而无力,寻按呈空虚感。《脉经》:“虚脉迟大而软,按之不足,隐指豁豁然空。”《脉诀汇辨》:“虚合四形,浮、大、迟、软。”②实热证用刺络泻血,以泄其热。《素问·长刺节论》:“刺之虚脉。”③

  • 缩胎

    出《医学纲目》卷三十五。即缩儿胎。详该条。

  • 油风毒

    病名。出《外科真诠》卷上。即油风。详该条。

  • 皮痿

    痿证之一。见《三因极一病证方论》卷九。又名皮毛痿。详该条。

  • 王绎庵

    【介绍】:见王琦条。

  • 鹤节

    病名。见《世医得效方》卷十二。即鹤膝风。详该条。

  • 通乳汤

    《杂病源流犀烛·身形门》卷二十七方。雄猪蹄四只,通草、川芎各一两,炒穿山甲十四片,甘草一钱。水煎,分三次服。治产后气血虚弱,乳汁不行。

  • 脾虚湿困

    指脾虚导致内湿阻滞的病机。脾主运化水湿,为胃行其津液,脾虚则运化功能低下,引起水湿停滞;水湿的停滞,又反过来影响脾的运化。症见饮食减少、胃脘满闷、大便溏泻,甚或恶心欲吐、口粘不渴,或渴喜热饮、肢体困倦

  • 咽生白点

    病名。多由素体阴虚,操劳太过,虚火上炎薰灼咽喉所致。症见咽喉干燥疼痛,两边生白点,三、五集簇,白而光亮,形似珍珠,但并无形寒身热,此点与白喉迥异。治宜滋阴清热。可选用清咽润燥汤、养阴清肺汤、知柏地黄汤

  • 阳中之阳

    阴阳学说内容之一。以属于阳性的事物,居于阳位而名。《素问·金匮真言论》:“平旦至日中,天之阳,阳中之阳也。”“背为阳,阳中之阳,心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