隔饼灸之一。出《千金要方》。取净土和水为泥,制成6毫米厚的药饼,细针穿刺数孔,上置艾炷施灸。每灸一炷,即易一饼,施灸壮数,当以病情而定。适用于发背疔疽,对白癣、湿疹等也有一定疗效。
指舌下静脉丛及系带。见《杂病源流犀烛》卷二十四:“舌下紫筋为舌系,下通于肾。”
见《重订通俗伤寒论》。即五仁丸作汤剂。治证同。见五仁丸条。
见《贵州民间方药集》。即蜘蛛香,详该条。
见《太平圣惠方》卷七十二。即月经过少,详该条。
医论著作。又名《医学课儿策》。清·高鼎汾撰于1843年。全书采用问答体裁,每一问答论一病症。共15题。包括临床常见的温热、湿温、燥病、痢疾、中风、虚劳、妇科等疾病,先假设若干疑问,从而运用辨证论治的准
即间接灸。见该条。
见《温病条辨》。即金银花,详该条。
证名。出《素问·阴阳别论》。即皮肤粗糙,干枯无泽。
见中国医学约编十种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