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卒】:772~842【介绍】:字梦得。彭城(今江苏徐州)人。曾与王叔文、柳宗元等,提出政治改革,反对因循保守。后因革新失败而被贬。他对医学有所研究,强调“一物足了病者”的单方、验方治疗疾病,又重视
病名。出《备急千金要方》卷五。又名风噤、风搐、噤风、马牙风、初生口噤、四六风、七日风。即新生儿破伤风。系由断脐不洁,感染外邪所致。一般在4~7天内发病,发病后以全身各部发生强直性痉挛,牙关紧闭,面呈苦
病名。皮肤湿疡之一。《诸病源候论》卷三十五:“湿癣者,亦有匡郭,如虫行,浸淫色赤湿痒,搔之多汁成疮……其里亦有虫。”由风湿热邪浸入肌肤而成。其症患处皮损潮红,糜烂,瘙痒不止,搔破滋水淋漓,浸淫不断扩大
见《增订伪药条辨》。为人参之移植者,详人参条。
【介绍】:见朱肱条。
见针灸传真条。
病名。见《疡医准绳》卷四。有头疽生于肺俞及肝俞。证治同发背。
病证名。指腹泄、痢疾而见抽搐症状者。《幼科发挥》:“泄痢发搐,如先吐泻,或痢疾久不止,以致脾胃虚弱者,此慢惊风也,难治。如先发搐,后发泄痢者,此因发搐之时,多用利惊下痰之药,或多用寒凉之药,伤其胃气,
《证治准绳·类方》第八册方。全蝎(去虿)四十九个。浸湿,以糯米半升平铺瓦上,将蝎置于米上,焙令米黄,去米,又切生姜四十九片,每片置蝎再焙至姜焦,去姜不用,将蝎研细末,冲服。治耳聋气塞,肾虚等症。
病证名。出《妇人良方大全》卷二十。因素有宿寒,产后太虚,寒搏于血,血凝不行,上冲心之络脉所致。症见心胸闷痛,甚至胸痛彻背。治宜散寒以温通。方用大岩蜜汤。参见产后心痛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