MY词语>中医中药>中医百科>员柱

猜你喜欢

  • 胆热

    指胆经受邪化热。见《中藏经》。症见右胁或两胁疼痛、黄疸、尿短黄赤、口苦、咽干、寒热往来,或恶心呕吐、食少腹胀,或头痛眩晕、易怒、耳聋、鼻流浊涕,舌红苔黄、脉弦数。治宜清泄少阳,通腑泄热。

  • 脾经咳嗽

    病证名。又称脾咳。指脾胃湿热,上熏于肺,或脾虚土不生金所致的咳嗽。《症因脉治内伤咳嗽》:“脾经咳嗽之症,咳而右胁下隐隐作痛,痛引心脾,神衰嗜卧,面色痿黄,腹胀黄肿,身重不可以动,动则咳剧,此脾咳嗽之症

  • 无应候

    证名。见应候条。

  • 小便不利

    证名,出《伤寒论·辨太阳病脉证并治》。泛指小便量减少、排尿困难及小便完全闭塞不通。《卫生宝鉴》卷十七:“小便不利者有三,不可一概而论也。若津液偏渗于肠胃,大便泄泻而小便涩少,一也,治宜分利而已。若热搏

  • 颠簸法

    推拿方法名。病人俯伏,取膝肘或膝掌体位,并加大肘膝间的距离,充分暴露下腹。先作腹部按摩,使病人适应操作,然后双手合抱或平行置于病人腹下,托起腹部,再予突然放松,反复进行,逐渐加大幅度。重点在脐部或脐下

  • 食物利害

    出《饮膳正要》。偏指食物之害,包括食物不洁、有毒、腐败变质等,都在禁食之列。

  • 阳虚喘

    病证名。见《中国医学大辞典》。《类证治裁·喘症》:“肾阳虚而气脱,孤阳浮越,面赤烦躁,火不归元,七味地黄丸加人参、麦冬,肾不纳气,身动即喘,阴阳枢纽失交,急须镇摄,肾气汤加沉香,从阴引阳;都气丸入青铅

  • 热晕

    病证名。指眩晕由火热炎上所致者。《东医宝鉴·外形篇》:“热晕,火热上攻,烦渴引饮,或暑月热盛,宜大黄散、荆黄汤。”参见火冲眩晕条。

  • 苦板

    见《本草纲目》。为苦芺之别名,详该条。

  • 磁穴疗法

    见穴位磁疗法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