经穴名。代号DU20。出《针灸甲乙经》。别名三阳五会、天满、巅上。属督脉。督脉、足太阳之会。位于头正中线,入前发际5寸,约当两耳尖连线之中点处。布有枕大神经分支,左右颞浅动、静脉和左右枕动、静脉的吻合
书名。24卷。吴考槃编。刊于1931年。吴氏集古今《金匮要略》注本53种,择其精要诠释此书各篇条文,间附编者个人见解。末附《素灵药义》一卷。
【介绍】:清代医家。字庭镜。撰《目经大成》六卷(1804年),集录前人有关眼疾论述及医案,不载邪僻之法。
见《分类草药性》。为胡颓子根之别名,详该条。
大生集成 妇儿著作,5卷。清·王承谟(绳武)编纂,成书于1890年。卷1论种子调经;卷2~3论述胎前节养、临产忌宜及产后诸病;卷4~5论新生儿护理及其常见病证治方药。此书系综合历代妇幼方书,删繁补遗而
又称心气实、心阳盛。心主血脉,藏冲,其气过亢,可表现为神志或血脉的病证。《灵枢·淫邪发梦》:“心气盛,则梦善笑恐畏。”《诸病源候论·心病候》:“心气盛,为神有余,则病胸内痛,胁支满,胁下痛,膺背髆腋间
元代医务机构名。其职责为掌管医务行政及有关医学的诉讼等问题,设提举、同提举、副提举主管该机构。除中央外,又于河南、江浙、江西、湖广、陕西等五省也都设立一司。置于1288年(至元二十五年)。
《辨证录》卷四方。人参、当归、半夏、生酸枣仁、菖蒲、茯神各一两,白芍药三两,柴胡八钱,附子一钱,神曲、柏子仁各五钱,天花粉三钱。水煎,灌服。功能大补心肝气血,祛痰开窍。治呆病,终日闭户独居,口中喃喃,
《医学入门》卷六方。木香五钱,黄连、生地黄、青皮、银柴胡、鳖甲各一两。为末,入猪肚内缚定,砂锅内煮烂,取出捣丸,梧桐子大,小儿作黍米大,每服三十丸,米饮送下。治骨蒸疳痨羸瘦,痨痢等症。
证名。四饮之一。多因大渴暴饮过多,或水气溢于肢体肌表所致。《素问·脉要精微论》:“溢饮者渴暴多饮,而易入肌皮肠胃之外也。”《金匮要略·痰饮咳嗽病脉证并治》:“饮水流行,归于四肢,当汗出而不汗出,身体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