病证名。见清·黄庭镜《目经大成》卷二。与偃月侵睛同。详该条。
同喑。即失音。详该条。
证名。见《疮疡》。泛指顽固性皮肤病的奇痒证候。
气功术语。练功不当而导致的一类失常现象。见偏差条。
《傅青主女科》卷上方。巴戟天(酒浸)、覆盆子(酒浸)各一两,白术(土炒)、炒山药各五钱,人参三钱,炒神曲一钱。水煎服。治妇人脾胃虚寒不孕。
见《全国中草药汇编》。为石上柏之别名,详该条。
病名。《诸病源候论》卷四十四:“夫疟者,由复伤于暑,客在皮肤,至秋因劳动血气,腠理虚而风邪乘之,动前暑热,正气相击,阴阳交争,阳盛则热,阴盛则寒,阴阳更盛,故发寒热。阴阳相离,则寒热俱歇。若邪动气至,
即养阴解表。详该条。
见《广东新语》。为阳桃之别名,详该条。
收涩法之一。治疗妇女血崩、经行不止、带下淋漓等病症的方法。如血崩或经行不止,偏阴虚血热者,用固经丸;带下淋漓,偏湿热者,用樗树根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