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痘接种法之一。取痘痂20~30粒,研为细末,和净水或人乳三、五滴,调匀,用新棉摊薄片,裹所调痘苗在内,捏成枣核样,以线拴之,塞入鼻孔内,12小时后取出。通常至七日发热见痘,为种痘成功。此法为我国古代
经穴别名。出《针灸甲乙经》。即少海,见该条。
正骨手法。见《伤科汇纂》卷一。即上骱手法。详该条。
见《生草药性备要》。为阳桃之别名,详该条。
《药籢启秘》方。白降丹、红升丹、熟石膏各等分,冰片少许。为细末,米糊为条,插入疮口,上盖薄贴。治一切疮毒阴疽,日久成漏,脓水淋漓不断。
见《妇人良方大全》卷十七。即胞衣。详该条。
出明·赵献可《邯郸遗稿》。即妊娠疟。详该条。
病名。出《外科启玄》卷四。即下发背,见该条。
《证治准绳·幼科》集二方。雄黄、蝎尾、朱砂、代赭石(煅,醋淬)、轻粉、麝香各二钱半,巴豆(去油)三个,杏仁(去皮尖,微炒)二钱。为细末,蒸枣肉为丸,梧桐子大,每服三至五丸,木香煎汤化服。治小儿食痫,症
见《中国药用植物图鉴》。为荔枝草之别名,详该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