见《履岩本草》。为千里光之别名,详该条。
见《南宁市药物志》。为狗肝菜之别名,详该条。
见《贵州草药》。为血藤之别名,详该条。
病名。见《外科大成》卷三。即酒刺、粉刺。详各该条。
指男女未成年的死亡。《仪礼》谓12~15岁的死亡为中殇。
见《陕西中草药》。为松萝之别名,详该条。
病证名。又名鹅口、雪口、鹅口疳、鹅口白疮。《诸病源候论》卷五十:“小儿口里所起白屑,乃至舌上成疮,如鹅口里,世谓之鹅口。”为多见于新生儿、婴儿泄泻及营养不良或麻疹等病后期的口腔疾患之一。脾经邪热,或久
出《神药经》。为白术之别名,详该条。
病名。《喉白阐微》:“春温、夏热、秋燥、冬寒、四时皆患白烂。”泛指急性喉病伴有脓性糜烂面或似伪膜者。
方书名。6卷。清·祝补斋(西溪外史)撰。刊于1844年。本书收集临床各科有效的成方,单验方及各种外治法等汇编而成。卷1内科;卷2外科;卷3幼科;卷4痉科;卷5女科;卷6伤科。各卷又分病列方。作者选辑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