病证名。指感受寒邪所致的腹痛。多见于阳气虚衰者。见《医方考·腹痛》。《症因脉治》卷四:“寒气腹痛之症,面黄唇白,手足多冷,恶寒不热,二便清利,腹中绵绵作痛,此寒气腹痛之症也。”《张氏医通·腹痛》:“绵
见医学摘粹条。
病名。见《肘后方》卷七。伤处红肿疼痛,出血甚至染毒成脓。治宜先清洗创面,用益母草切细醋炒研细涂疮口。或马齿苋捣烂外敷并煎汤内服。
病名。见清抄本《外科或问》(著人未详)。即瘰疬。详该条。
经穴别名。《针灸大全》作天鼎别名,见该条。
【介绍】:宋代医僧,四明(今浙江宁波)人。是医僧元觉之弟子,精医术。
出《素问·宣明五气篇》。即五脏所恶。详该条。
见《药材资料汇编》。即千年健,详该条。
出《证治准绳·幼科》。即疳泻。详该条。
病证名。指月经来时,色如黑灰或如黑豆汁样。《竹林寺女科秘方》:“此属虚弱血衰之症。如见面色青,嗜睡,或卧不安,五心烦热,口舌干,头目眩晕,小腹作痛者,宜服调经丸。若沉黑色败,由于虚寒者,宜补中益气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