七怪脉之一。脉象急数,节律不调,止而复作,如雀啄食之状。
见《全国中草药汇编》。为水菖蒲之别名,详该条。
病名。痛同消。即三消。见《太平圣惠方》卷五十三。详三消条。
见《本草纲目》。即白矾,详该条。
病证名。出《诸病源候论》卷三十八。即经漏所下之血杂见五色,多属五脏虚损所致。参见经漏条。
【生卒】:1876~1946【介绍】:民国时期医家。字克平。浙江永康人。著有《痘麻证治》、《针灸备要》等书。
见《陕甘宁青中草药选》。为漏芦之别名,详该条。
八方。《素问·五运行大论》:“临观八极。”张志聪注:“地之八方也。”
推拿穴位名。又名七节。①位于腰骶正中,命门至尾骨端一线。向上推温阳止泻,并治脱肛;向下推治便秘等症。②位于背部正中线,约当第七胸椎处。《幼科推拿秘书》:“七节骨者,从颈骨数下第七节也。”“七节骨穴,与
病证名。指经行时口唇上下粘膜起疱疹,经后自消的病症。多由脾胃郁热上冲所致。症见疱疹大小不等,周围有红晕、或感灼热疼痛、瘙痒、口干便结。治宜泻脾养阴。方用泻黄散加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