白苔而舌根黑苔的舌象,宜辨别寒热真假。《辨舌指南》:“若黑根无积腻,白苔薄滑,刮之即净,舌上多津,口不渴,或渴而不消水者,真寒假热也,宜十全辛温救补汤加减;若黑根粘腻粗涩,干厚刮之不净,燥苔无津,口渴
腹前壁的肌肉和筋膜。《千金翼方·妇人》:“有伏虫胪胀肿。”
经外奇穴名。出《幼幼新书》。位于足底,当涌泉穴后1寸处。主治崩漏,头痛,眩晕,足底痛等。直刺0.3~0.5寸。艾炷灸3~5壮;或艾条灸5~15分钟。
即解部学的听小骨。有槌骨、砧骨、镫骨,左右合计共六块。详各条。
见《东北药用植物志》。为黄芩之别名,详该条。
见《湖南药物志》。为麻柳叶之别名,详该条。
出《温热论》。风温一般须用辛凉药物散风,使风邪外透。若病者既有里热,又有外感风邪,即应用辛凉药物解表透邪,里热才能随之而除。但实际临床上多解表清里并用。
病名。疫毒邪火炽盛下注膀胱,致膀胱气化不利,则小便,痧隐未透。治宜达邪解毒而利小便。可选用八正散合清咽利膈汤加减。
见《千金翼方》。为肉桂药材之一种,系加工除去栓皮者,详肉桂条。
病名。见《郑氏女科家传秘方》。指乳房胀痛发热者。即蒸乳。详该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