MY词语>中医中药>中药方剂>加味枳术丸

加味枳术丸

《赤水玄珠》卷十三:加味枳术丸

药方名称加味枳术丸

处方白术(米泔浸)120克枳实(去白,麸炒)60克陈皮半夏(泡)神曲(炒)麦芽(炒)山楂肉各45克

制法上药研末,荷叶饭为丸。

功能主治健脾消食。治伤食。

用法用量每服50~60丸,温开水送下。

如胃寒或冬月,加砂仁30克;气滞不行,加木香15克;常有痰火,又兼胸膈痞闷,加黄连(姜汁炒)、茯苓各30克。

摘录《赤水玄珠》卷十三

《准绳·伤寒》卷七:加味枳术丸

药方名称加味枳术丸

处方枳实(炒)1两,神曲(炒)1两,大麦糵(炒)1两,棠球子1两,陈皮1两,人参2两,白术2两。

制法上为末,荷叶烧饭和丸,如梧桐子大。

功能主治进饮食,强胃气。主病后胃弱,食少。

用法用量每服70-80丸,白汤送下。

如夏有热,加姜炒黄连7钱;如冬月天寒,加砂仁1两;如气郁不舒畅,加香附1两;如痰多,加橘红1两,去陈皮,更加半夏曲1两。

摘录《准绳·伤寒》卷七

《医略六书》卷三十:加味枳术丸

药方名称加味枳术丸

处方归尾3两,白术1两半(炒),枳实1两半(炒),蒲黄3两,灵脂3两,没药3两,肉桂1两半(去皮),泽泻1两半,陈皮1两半。

制法上为末,粥为丸。

功能主治产后血瘀腹胀,脉涩滞者。

用法用量每服3钱,米饮送下。

各家论述产后脾气有伤,不能输化于中,而瘀血滞于肝脾,遂成腹胀焉,白术健脾气以运化,枳实破滞气以宽中,归尾破血活血,蒲黄破瘀散血,五灵脂破瘀降浊阴,明没药散瘀行血滞,紫肉桂温经通闭,建泽泻泻湿利水,陈皮利气以和中也。粥丸饮下,使脾气健运,则瘀血自化,而经府清和,安有腹胀之患乎?

摘录《医略六书》卷三十

《扶寿精方》:加味枳术丸

药方名称加味枳术丸

处方白术4两,枳实(面炒)2两,人参2两,陈皮(去白)2两,甘草1两5钱,当归(酒洗)3两,白芍药3两,香附米(童便浸)2两,黄连(姜汁炒)2两,葛根1两5钱。

制法上为细末,神曲糊丸,如梧桐子大。

功能主治脾胃病。

用法用量每服100丸,半饥半饱时沸汤送下。

摘录《扶寿精方》

《医略六书》卷二十三:加味枳术丸

药方名称加味枳术丸

处方白术1两半(炒),枳实1两半,半夏1两半(制),神曲3两,苍术1两半(炒),卜子3两(炒),草蔻1两半(炒),黄连6钱,葛花1两半,泽泻1两半。

制法上为末,用白螺蛳壳3两,煅研,另煎浓汁泛丸。

功能主治健脾消积。主痰积、食积、酒积、茶积腹痛,脉沉数滑者。

用法用量每服3钱,空心焦楂汤调化温服。

各家论述痰积而食不化,酒停而茶不行,故肉食从之,遂成诸积而腹痛不已焉。苍术半夏燥湿消痰,白术枳实健脾化积,神曲消食化滞,卜子消痰消食,草蔻温中散寒滞,黄连清热燥伏湿,葛花升清阳以解酒,泽泻泻浊阴以利窍也。丸以白螺之善消积块,汤以焦楂之善化肉症症,使诸积皆消,则脾胃调和,而经府廓清,安有腹痛不止之患乎?此健脾消积之剂,乃治诸积腹痛之专方。

摘录《医略六书》卷二十三

猜你喜欢

  • 防风石膏汤

    《伤寒大白》卷一:防风石膏汤药方名称防风石膏汤处方防风、石膏、干葛、白芷。功能主治风温项强,病在阳明。用法用量症兼太阳,加羌活;兼少阳,加柴胡。摘录《伤寒大白》卷一《伤寒大白》卷三:防风石膏汤药方名称

  • 完舌围药

    药方名称完舌围药处方芥菜子。制法上为末。功能主治舌缩不能言。用法用量以醋调敷颈项下。摘录《疮疡经验全书》卷一

  • 昆布臛法

    药方名称昆布臛法处方高丽昆布1斤。功能主治下气。主腹内诸气胀满。用法用量白米汁浸1宿,洗去咸味,以水1斗煮令熟,擘长3寸,阔4-5分,仍取葱白1握,2寸切断,擘之更合,熟煮令昆布极烂,仍下盐、酢、豉糁

  • 截诃散

    药方名称截诃散别名人参散处方人参(去芦)、黄耆(蜜炙)、阿胶(炒)、甘草(炙)、苎根、木香(不见火)、青竹茹、芎?、陈皮(去白)、附子(炮)、生姜、糯米各等分。制法上为末。功能主治胎未实,或房室惊触。

  • 百合饮子

    药方名称百合饮子处方桑白皮6分,通草8分,百合8分,白茅根1分。制法上锉细。功能主治泻肺火,清肺金,而滋水之化源。主诸淋。用法用量本方用法中前散药:滑石、冬葵子各八分,瞿麦、石韦各五分(去毛),蒲黄六

  • 天门冬饮

    药方名称天门冬饮处方天门冬紫菀茸知母(去毛,酒洗)桑白皮(蜜炙)各3克五味子桔梗(去芦)各1.5克功能主治治妊娠外感风寒,咳嗽不已,谓之子嗽。用法用量上药细切,作一服。用水230毫升,煎至150毫升。

  • 甲煎口脂

    药方名称甲煎口脂处方沉香6两,甲香6两,丁香6两,麝香6两,檀香6两,苏合香6两,熏陆香6两,零陵香6两,白胶香6两,藿香6两,甘松香6两,泽兰6两。功能主治唇白无血色及口臭。用法用量用胡麻油5升。先

  • 黄耆竹叶汤

    药方名称黄耆竹叶汤处方黄耆3两,甘草3两,麦门冬3两,黄芩3两,芍药3两,当归2两,人参2两,石膏2两,芎?2两,半夏2两,生姜5两,生地黄8两,大枣30枚,淡竹叶1握。功能主治痈疽发背。痈疽气血虚,

  • 加味三妙丸

    《医学入门》卷七:加味三妙丸药方名称加味三妙丸处方苍术6两,黄柏4两,牛膝2两,当归1两,防己1两,虎胫骨1两,龟版1两。制法上为末,酒糊为丸,如梧桐子大。功能主治三阴血虚,足心如火热,渐烘腰胯,及湿

  • 内灸散

    《宋·太平惠民和剂局方》:内灸散药方名称内灸散处方茴香、藿香、丁香皮、熟干地黄(洗.焙)、肉桂(去粗皮),各一两半;甘草(炙赤)、山药、当归(去芦.洗)、白术、白芷,各八两;干姜(炮)、川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