MY词语>中医中药>中药方剂>加味三星汤

加味三星汤

《洞天奥旨》卷五:加味三星汤

药方名称加味三星汤

处方金银花2两,蒲公英1两,生甘草3钱,玄参1两。

功能主治阳疽。

用法用量水数碗,煎8分服。

摘录《洞天奥旨》卷五

《增订治疔汇要》卷下:加味三星汤

药方名称加味三星汤

处方金银花3两,蒲公英1两,赤首乌2两(鲜),甘草3钱(生),茄蒂14个(白者更佳),夏枯草4钱(鲜者佳)。

功能主治对口、痈疽、疔毒等证初起或已破者。

用法用量初起加穿山甲;口渴加元参;寒热头痛,加防风前胡

摘录《增订治疔汇要》卷下

《外科真诠》卷上:加味三星汤

药方名称加味三星汤

处方公英5钱,银花3钱,茯苓3钱,米仁1两,牛膝2钱,当归3钱,贝母1钱,山甲2片,甘草1钱,紫花地丁3钱。

功能主治三里发,生膝眼下3寸,外侧前廉两筋间,初肿形如牛眼,拘急冷痛,由劳力伤筋,胃热凝结而成,渐增肿痛,其色青黑,溃出紫血,次出稀脓。

用法用量水煎服。

摘录《外科真诠》卷上

猜你喜欢

  • 白术消肿散

    药方名称白术消肿散处方白术3两(炒黑),枳实1两半(炒黑)。制法上为散。功能主治产后浮肿,脉弦滞涩者。用法用量每服3钱,紫苏汤下。各家论述产后气食伤脾,脾气不化,清阳不能上奉,而风邪乘之,故遍身浮肿,

  • 升阳补胃汤

    药方名称升阳补胃汤处方黄耆人参甘草当归白术升麻柴胡桂枝芍药羌活防风葛根独活生地黄牡丹皮功能主治治湿热侵入阳明、少阳,肠澼下血,血出如箭。用法用量水煎服。摘录《医学入门》卷四

  • 枸杞子丸

    《太平圣惠方》卷五十三:枸杞子丸药方名称枸杞子丸处方枸杞子30克 白茯苓30克黄耆30克(锉)鸡膍胵45克(微炙)栝楼根22克泽泻15克 牡丹15克山茱萸15克麦门冬45克(去心,焙)牡蛎30克(烧为

  • 羚角散

    药方名称羚角散别名羚羊散(《杂病源流犀烛》卷二)。处方羚羊角甘草防风麦冬玄参知母黄芩牛蒡子功能主治治麻疹初起,风寒外客,毒邪内陷,以至疹子出一日即没者。用法用量上药为末,水煎服。摘录《杂病源流犀烛》卷

  • 菖蒲酒

    《圣惠》卷三十六:菖蒲酒药方名称菖蒲酒处方菖蒲3分,木通3分(锉),磁石2两(捣碎,水淘去赤汁),防风3分(去芦头),桂心3分。制法上锉细。功能主治耳虚聋及鸣。用法用量以酒1斗,用绵裹,浸7日后,每日

  • 补原丸

    药方名称补原丸处方桑螵蛸、益智仁、人参、仙茅、山茱萸肉、菟丝子、干山药、巴戟。制法上为末,各照常制,芡实粉为丸。功能主治下元虚急,小水不禁,如脂如膏。用法用量每服70-80丸,莲肉汤送下。摘录《赤水玄

  • 含化贝母丸

    药方名称含化贝母丸处方贝母1两(酥炙微黄),款冬花2两,桂心1两,百合1两,紫菀1两(洗去苗土),杏仁2两(汤浸,去皮尖双仁,麸炒微黄),木乳2两(去粗皮,涂酥炙令黄),甘草半两(炙微赤,锉)。制法上

  • 二靥散

    药方名称二靥散别名宝金散处方猪靥10对,羊靥10对(暖水洗去脂膜,切,焙),海藻(洗去碱,炙干)1两,海带1两,丁香1两,木香1两,琥珀1两,麝香(研)1两,真珠半分(研)。制法上为散。功能主治瘿气。

  • 八味消风饮

    药方名称八味消风饮处方生地9g,连翘9g,红花6g,桃仁6g,白鲜皮15g,地肤子6g,僵蚕9g,蝉蜕9g。功能主治荨麻疹。用法用量水煎服。血热风盛,加丹皮、赤芍、银花;肺热便燥,加青黛、大黄、白芷;

  • 茯苓琥珀散

    药方名称茯苓琥珀散处方人参45克琥珀90克 川楝90克(酒炒)泽泻45克 延胡45克(醋炒黑)丹皮45克 归梢90克茯苓90克甘草45克制法研末为散。功能主治治血淋茎中涩痛,牵引胁下,脉弦涩者。用法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