MY词语>中医中药>中医百科>利尿穴

猜你喜欢

  • 袁大宣

    【介绍】:见袁句条。

  • 脾合胃

    脏腑相合之一。脾和胃同是消化、吸收和输布饮食物及其精微的主要脏腑。脾主运化,胃主受纳腐熟;脾为脏属阴,其性喜燥恶湿;胃为腑属阳,其性喜润恶燥;脾主升清,胃主降浊。二者在功能上互相配合,经脉上互相络属,

  • 曲周

    相当于颊车穴。又称曲隅。《灵枢·杂病》:“顑(顋)痛,刺足阳明曲周动脉见血,立已。”马元台注:“此穴在耳下曲额端,动脉环绕一周,故曰曲周也。”

  • 跌打回生散

    即回生第一仙丹,见该条。

  • 棉子

    见《安徽中草药》。即棉花子,详该条。

  • 口下黄肥疮

    病证名。指小儿流涎,口下肥烂而有黄汁渗出者。《诸病源候论》卷五十:“小儿有涎唾多者,其汁流溢浸渍于颐,生疮黄汁出,浸淫肥烂挟热者,疮汁则多也。”治宜外搽碧玉散。

  • 壁蟢

    见《外科全生集》。即壁钱,详该条。

  • 法落梅

    见《滇南本草》。为法罗海之别名,详该条。

  • 骨疳

    出《小儿药证直诀》。即肾疳。见该条。

  • 踏天桥

    见《湖南药物志》。为杜茎山之别名,详该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