治法之一。即逆治、正治。《素问·标本病传论》:“有逆取而得者。”参见逆治、正治条。
证名。指肺脏虚衰,气失通调引起的腹胀。《症因脉治》卷三:“肺虚腹胀之症,面色惨白,气弱不振,时胀时退,二便清利,此肺经阳虚之症。若肌肉消瘦,咳嗽面红,多汗骨蒸,此肺经阴虚之症。二者皆名肺虚腹胀症也。”
病证名。见明·赵贞观《绛血丹书》。因素体脾肾虚弱,产后脾肾之阳益虚,水湿不得敷布,溢于肌肤四肢所致。症见手足浮肿,皮肤光亮色润。治宜大补气血为主,佐以利水。方用八珍汤加苍术、茯苓。若壅满加陈皮、半夏、
病证名。见《张氏医通·大小府门》。即五更泄,详该条。
【介绍】:见洪兆芳条。
【介绍】:见徐豳条。
见《广西实用中草药新选》。为七叶莲之别名,详该条。
病证名。出《世医得效方》卷三。即阴囊坠胀、疼痛。为疝病的常见症状。可用灸治在足大指、次指下中节横纹中灸五壮。
即清空膏,见该条。
反治法之一。即欲通利下降,反而使用升提的方法。如小便不通用宣肺提气,肺气通调,水道自利,是一种提壶揭盖的方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