病名。即佛顶疽。见顶门痈条。
【介绍】:见舒诏条。
见《杂病源流犀烛·内伤外感门》卷二十。即圆红散,见该条。
见《本草汇言》。为野料豆之别名,详该条。
宋代医官职称。隶属翰林医官院。官阶从六品。参见翰林医官院条。
指络脉。《灵枢·刺节真邪》:“此必有横络。”或指络脉之较小者。《针经指南》:“络有一十五,有横络三百余,有丝络一万八千,有孙络不知其纪。”
经外奇穴名。出《千金翼方》。位于耻骨联合上缘(曲骨)旁开3寸处(《中国针灸学》)。主治偏坠,睾丸炎等。直刺0.3~1寸。艾炷灸3~5壮;或艾条灸5~10分钟。
病证名。见《太平惠民和剂局方》卷一。半身不遂之证,在左侧者称左瘫,发于右侧肢体者称右痪。属于中风的范围。《素问·大奇论》论偏枯,有发于左者,有发于右者,亦即左瘫右痪。后世有以左瘫属血虚而中,治以四物汤
病名。出《医宗金鉴》卷六十八。即虎口疔。见该条。
经穴别名,出《针灸甲乙经》。即神门,见该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