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病名。详见水毒条。
病名。出《外科证治全书》卷三。即泥鳅疽。见该条。证治见指疔条。
病名。北方俗称热疮,以疱疹为主者为燎疱。详疮条。
病证名。见《圣济总录》卷一百零五。即目赤烂。详该条。
见《中药材手册》。为覆盆子之别名,详该条。
见《植物学大辞典》。为仙人掌之别名,详该条。
病名。见《诸病源候论·风病诸候》。指头晕目眩。多由血气亏损,风邪上乘所致。《圣济总录》卷十六:“风头眩之状,头与目俱运是也。五脏六腑之精华,皆见于目,上注于头。风邪鼓于上,脑转而目系急,使真气不能上达
病名。为局限性的皮肤色素脱失。见《千金要方》卷二十三。又名白驳风。多因风湿搏于肌肤,气血失和,血不荣肤而成。本病发无定处,初起皮肤出现边缘清楚,大小不等的白色斑片,可以单发,亦可泛发。周围皮色较深,斑
十三鬼穴之一。出《备急千金要方》。即水沟。
五输穴名。指五输穴中的井穴和荥穴。《素问·水热穴论》:“冬取井荥。”张隐庵注:“夫井,木也,木生于水,故取井木以下阴气,易使其发生而上逆也;荥,火也,故取荥穴以实阳气,乃助其伏藏也。盖冬令闭藏,以奉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