MY词语>中医中药>中药方剂>五淋散

五淋散

《宋·太平惠民和剂局方》:五淋散

药方名称五淋散

处方茯苓六两,当归(去芦)、甘草(生用),各五两;赤芍药(去芦,)、山栀子仁,各二十两。

炮制上为细末。

功能主治治肾气不足,膀胱有热,水道不通,淋沥不宣,出少起多,脐腹急痛,蓄作有时,劳倦即发,或尿如豆汁,或如砂石,或冷淋如膏,或热淋便血,并皆治之。

用法用量每服二钱,水一盏,煎至八分,空心,食前服。

摘录《宋·太平惠民和剂局方》

太平惠民和剂局方》卷六:五淋散

药方名称五淋散

别名栀子汤(《鸡峰普济方》卷十八)。

处方木通(去节)滑石甘草(炙)各180克 山栀仁(炒)420克赤芍茯苓(去皮)各250克 淡竹叶120克 山茵陈(去根,日干)60克

制法上药捣罗为末。

功能主治清热利湿,通淋化浊。治膀胱有热,水道不通,尿少次频,脐腹急痛,作止有时,劳倦即发,或尿如豆汁,或尿有砂石,或尿淋如膏,或热淋尿血。

用法用量每服9克,水150毫升,煎至120毫升,空腹时服。

摘录太平惠民和剂局方》卷六

太平惠民和剂局方》卷六:五淋散

药方名称五淋散

处方茯苓180克当归(去芦)甘草<生用)各150克赤芍药(去芦,锉)山栀子仁各600克

制法上为细末。

功能主治治膀胱有热,水道不通,淋沥不宣,出少起多,脐腹急痛,蓄作有时,劳倦即发,或尿如豆汁,或尿有砂石,或尿淋如膏,或热淋便血。

用法用量每服6克,用水150毫升,煎至120毫升,空腹时服。

摘录太平惠民和剂局方》卷六

猜你喜欢

  • 加减千金固胎饮

    药方名称加减千金固胎饮处方人参1钱,生于术3钱,云苓2钱,炙甘草5分,酒炒黄芩1钱,枳壳1钱5分(炒),青皮1钱5分,柴胡5分。功能主治孕妇人虚,疟疾寒热不止。用法用量用煨姜3钱,大枣3个,荷叶蒂3个

  • 归桂化逆汤

    药方名称归桂化逆汤处方当归6克白芍(酒炒)4.5克肉桂1.5克青皮3克茯苓6克蒺藜12克郁金6克合欢花6克木香1.5克牛膝6克玫瑰花1.5克 红枣5枚降香1.5克功能主治解郁和中。治肝气犯胃,食入作吐

  • 茯苓白术散

    《袖珍小儿》卷六:茯苓白术散药方名称茯苓白术散处方茯苓3钱,白术1钱,人参1钱,木通1钱,肉豆蔻(炮)1钱半,肉桂1钱半(去皮),诃肉2钱(煨),枳壳(炒)1钱,甘草1钱。制法上锉散。功能主治痢或白或

  • 灵宝丸

    《博济》卷四:灵宝丸药方名称灵宝丸处方天麻(洗)1两,天南星1两,白附子1两,独活1两,白僵蚕1两,川乌头(炮)1两,羌活(洗)1两,干蝎(全者)1两,牛黄1分,龙脑1分(研细),麝香半两(研细,旋入

  • 玉竹粥

    药方名称玉竹粥处方玉竹15~20克(鲜品用30~60克)粳米100克冰糖少许制法先将新鲜肥玉竹洗净,去掉根须,切碎煎取浓汁后去渣,或用干玉竹煎汤去渣,入粳米,加水适量煮为稀粥,粥成后放入冰糖,稍煮一二

  • 柴胡归芎汤

    药方名称柴胡归芎汤处方柴胡川芎白芍青皮(去瓤)枳壳(麸炒)各4.5克甘草香附子当归龙胆草木香砂仁功能主治疏肝泻火。主肝火内郁,左右胁俱痛。用法用量上锉一剂。加生姜1片,水煎,温服。备注方中甘草以下六味

  • 消癖丸

    《仁斋直指》卷十二:消癖丸药方名称消癖丸处方芫花(炒)朱砂(研细)等分制法上药为末,炼蜜丸,如小豆大。功能主治逐水消癖。治疟母停水结癖,腹胁坚痛。用法用量每服10丸,浓煎枣汤送下。摘录《仁斋直指》卷十

  • 家传升阳固脱汤

    药方名称家传升阳固脱汤处方人参、白术、茯苓、甘草(炙)、当归、白芍、地黄、升麻、猪苓、泽泻、葛根、陈皮、乌梅、诃子肉各等分。功能主治久泻不止,非清气下陷,则肠滑不禁,及肺虚不行。用法用量上(口父)咀。

  • 二阳丹

    《普济方》卷二一八:二阳丹药方名称二阳丹处方朱砂2两,人参1两,白术1两,茯苓1两。制法上为细末。用附子数个,切盖作瓮子,入药在内,将白面用醋和作饼子,先裹附子,后以精羊肉1大片再裹,甑内蒸熟,1处杵

  • 姜鸡蛋

    药方名称姜鸡蛋处方鸡蛋1个。制法煮2-3沸,取起,去白用黄,研碎。功能主治小儿痢疾。用法用量以生姜汁半钟和匀服之。注意不宜吃茶。摘录《仙拈集》卷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