见名医别录条。
【介绍】:唐代医家。籍贯不详。撰有《病验方》三卷,已佚。
病证名。出《小儿药证直诀》。系因风热蕴积,入里结实而致。证见口中气热,大便闭,小便赤,饮水不止,苔黄燥。宜大黄丸清泻里热。
原有舌苔突然剥脱的舌象。即光剥舌,详该条。
经外奇穴别名。出《刺疔捷法》。即上迎香,见该条。
切诊中按胸腹内容之一。虚里相当于心尖搏动部位,属胃之大络。人以胃气为本,虚里又是宗气会聚之处,故虚里的动势,有助于探察胃气和宗气的盛衰。正常情况下,虚里之动,按之应手,动而不紧,缓而不急。若按之微弱为
见《四川中药志》。为辟汗草之别名,详该条。
见遂生编条。
肘关节的别称。
【介绍】:清代医家。字潜庵,安徽太平人。专门儿科,注重推拿法,撰有《幼科推拿秘书》(又称《推拿秘书》)一书(1784年刊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