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介绍】:东汉时期医生。曾著《太医金箴》、《四民月令》等书,均佚。
出《名医别录》。即香附,详该条。
见《全国中草药汇编》。为玉龙鞭之别名,详该条。
指治疗热病的五十九个主要穴位。《灵枢·四时气》:“温疟汗不出,为五十九痏。”见五十九刺及热病五十九俞条。
六涎之一。由虚热上蒸,其涎并上。其症“初发作时,先觉清涎满口,渐闻心前有一物,上触咽喉中急促,闷倒不觉”(《史载之方》)。治宜灸气海,补暖脾胃。
病证名。出《千金要方》卷五。指小儿上颚肿起如痈,舌难伸缩,口开难合,不能吮乳,甚至阻塞喉部,不能啼哭等。多因口中不洁或胎中受热,热蓄于胃,熏发于口腔所致。可用三棱针将其刺破,拭去汁液或恶血;再用淡盐汤
【介绍】:参见雷丰条。
见《广西药用植物名录》。为苍条鱼鳖之别名,详该条。
见《原机启微》卷下。即龙胆饮子,见该条。
明代官名。为惠民药局所设之官职,仅次于大使。参见惠民药局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