病证名。亦称产痿。多由冲任血虚,心脾失养,故宗筋松弛,不能束骨而利机关,令人手足痿弱,怔忡目眩,宜用血风汤,或以大红野蔷薇花子一两,酒煎服。初起一般可愈,如日久两手不能提举,以蔷薇花四两,当归二两,红
即跟骨。为跗骨中最大的一块,位于足后,有强大的肌腱附着。
中医目录著作。明·殷仲春撰于1628~1644年间。我国现存最早的专科医学目录。依释氏之说,分为无上、正法、法流、结集、旁通、散圣、玄通、理窟、机在、秘密、普醍、印证、诵法、声闻、化生、杨肘浸假、妙窍
见《四川中药志》。为铜锤草之别名,详该条。
病名。后世称小肠气,即疝气。《太平圣惠方》卷七:“肾气虚微,为邪冷之气所侵,传注于小肠,则令小肠连阴疼痛,故号盲肠气也。”宜服荜澄茄散,手足逆冷者,绿云丸方。或如手法整复,嵌顿严重者宜手术松解。
【介绍】:见张遂辰条。
症名。出《灵枢·口问》。系指自咬其颊。详见啮舌条。
病名。《中国医学大辞典》:“即伤风,称为小者,别于伤寒之中风也。”参见伤风条。
见《全国中草药汇编》。即苦木,详该条。
见《贵州民间方药集》。为赤胫散之别名,详该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