出《雷公炮炙论》。为淫羊藿之别名,详该条。
即耳聋左慈丸,见该条。
见《浙江民间常用草药》。即狗舌草,详该条。
见《福建中草药》。为苹之别名,详该条。
病名。《焦氏喉科枕秘》卷一:“此症因脾经积热。上腭属脾,脾气通于喉,故上腭生疮,似粟如珠,或黄或白,口中腥臭,手足怕冷,身体畏寒。”指上腭生疮,状似七星者,故名。治宜清热解毒。用凉膈散加减。吹冰硼散。
指水谷化生的轻清阳气不能正常濡养头部、肌表、四肢的病机。《素问·阴阳应象大论》:“清阳出上窍”,“清阳发腠理”,“清阳实四肢”。清阳不升多因脾胃阳气不足,升清降浊的功能障碍所致。症见头晕、眼花、耳鸣、
【介绍】:宋代人。撰有《保生护命集》1卷,已佚。
食疗著作。4卷。明·赵南星撰。刊于1620年。本书选录《本草纲目》中可供食用的药物约200种编成。内容无新的补充和发挥。
病症名。即打扑内伤。详内伤条。
热的意思。《素问·举痛论》:“炅则气泄。”《类经》十五卷注:“炅,居永切,热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