MY词语>中医中药>中医百科>上胞下垂

上胞下垂

病证名。见广州中医学院主编《中医眼科学讲义》。又名睢目、侵风睑废睥倦胞垂眼睑垂缓睑皮垂缓。发病有先后天之分:先天性者由发育不全引起;后天多因脾虚气弱,脉络失和,风邪客睑而成。此外,外伤、肿瘤、梅毒、椒疮等亦可引起。症见上睑垂下,无力提起,半掩睛瞳,甚至掩及整个黑睛,妨碍视瞻。内治一般以补脾益气祛风通络为主,可选用补中益气汤人参养荣汤加僵蚕全蝎赤芍牛膝之类,并宜配合针灸按摩等疗法。必要时可手术治疗。由外伤、肿瘤、梅毒、椒疮等其他疾患引起者,重在病因治疗。

猜你喜欢

  • 脏腑

    五脏六腑的统称。《素问·阴阳应象大论》:“列别藏府。”

  • 虎口

    ①两手拇指与食指之间的部位。李潆《身经通考》:“歧骨前为虎口。”②经外奇穴名。出《千金要方》。位于手背拇、食指之间,合谷穴前赤白肉际。主治烦热,头痛,眩晕,心痛,失眠,盗汗,牙痛,扁桃体炎,肩胛,手背

  • 虚潭呈月

    病名。指黑睛上之薄翳。清·黄庭镜《目经大成》卷二:“此症微翳,混蒙瞳子,人虽不觉,自难耐其昏眊,名曰虚潭呈月,盖其状光滑深沉,似无而实有也。凡一切险恶外障,致目失明者,愈后必有此。”属宿翳,详该条。

  • 痘疹专门

    书名。又名《痘疹专门秘授》。2卷。清·董维嶽撰,董上贲校补。刊于1762年。本书选辑《痘疹金镜录》及《保赤全书》二书之精要,结合作者的临床经验写成,内容较为简要。

  • 冷痢

    病名。指痢疾之由肠虚寒客所致者。《诸病源候论·痢病诸候》:“冷痢者,由肠胃虚弱,受于寒气,肠虚则泄,故为冷痢也。凡痢,色青色白色黑,并皆为冷痢。”《证治要诀》治冷痢下如冻胶,或如鼻涕,先服除湿汤加木香

  • 痰湿月经过少

    病证名。多因素体肥胖,躯脂过盛,或嗜食厚味,痰湿内生,躯脂湿痰壅阻经隧,以致冲任血行涩滞。症见月经过少,色淡质稀,或兼见白带量多,面色白,头晕心悸,下肢轻度浮肿等。治宜健脾燥湿化痰。方用苍附导痰丸,或

  • 陈蛰庐

    【介绍】:见陈虬条。

  • 章济

    【介绍】:宋代针灸医生。章迪之子,无为(今安徽无为)人。继承父业,尤精于针法,治疗多有奇效。

  • 王海藏

    【介绍】:见王好古条。

  • 金匮读本

    见医学便览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