MY词语>中医中药>中药方剂>三生饮

三生饮

明·方贤着《奇效良方》:三生饮

药方名称三生饮

处方南星(生用.五钱)木香(一钱半)川乌(生用.一钱)附子(去皮.生用.一钱)

功能主治治卒中风,昏不知人,口眼歪斜,半身不遂,并痰厥气厥。

用法用量上作一服,水二钟,生姜七片,煎至一钟,不拘时服。有卒中风,不省人事者,以苏合香丸,用生姜自然汁化开,檫牙。

摘录明·方贤着《奇效良方

《宋·太平惠民和剂局方》:三生饮

药方名称三生饮

处方南星(生用)一两,木香一分,川乌(生.去皮)、附子(生,去皮),各半两。

炮制上俰咀。

功能主治治卒中,昏不知人,口眼斜,半身不遂,咽喉作声,痰气上壅。无问外感风寒,内伤喜怒,或六脉沉伏,或指下浮盛,并宜服之。兼治痰厥、气厥,及气虚眩晕,大有神效。

用法用量每服半两,水二大盏,姜十五片,煎至八分,去滓,温服,不拘时候。

摘录《宋·太平惠民和剂局方》

太平惠民和剂局方》卷一:三生饮

药方名称三生饮

别名三生散(《普济方》卷三一六)。

处方南星(生用)30克木香7.5克川乌(生,去皮)附子(生,去皮)各15克

制法上药嚼咀。

功能主治治卒中,昏不知人,口眼喎斜,半身不遂,痰气上壅,咽喉作声,或六脉沉伏,或指下浮盛;兼治痰厥气厥,及气虚眩晕。

用法用量每服15克,用水600毫升,加生姜15片,煎至480毫升,去滓温服,不拘时候。

摘录太平惠民和剂局方》卷一

猜你喜欢

  • 姜枣竹叶汤

    药方名称姜枣竹叶汤处方竹叶1钱半,人参1钱半,麦冬3钱(去心),浮小麦1钱半,炙草1钱半,生姜2片,大枣3枚。功能主治产后胃虚挟热,心肺受病,心烦浮热,自汗短气不休,脉数浮短者。用法用量水煎,去滓温服

  • 敷穿板药

    《准绳·疡医》卷四:敷穿板药药方名称敷穿板药处方仙人掌根、水杨梅根。功能主治足心痈。用法用量砍烂敷之。摘录《准绳·疡医》卷四《准绳·疡医》卷四:敷穿板药药方名称敷穿板药处方地灯心、桁楜根。功能主治足心

  • 葛根清胃汤

    药方名称葛根清胃汤处方黄连葛根升麻甘草生地 山栀 丹皮功能主治治霍乱吐泻后,心下烦闷,渴而引饮,唇口干燥者。用法用量水煎服。渴甚,加石膏、人参、知母、花粉。摘录《症因脉治》卷四

  • 催浆方

    药方名称催浆方处方鸽子1只(去毛足,剖开,入黄耆、白党参)。功能主治痘症起胀时。用法用量上蒸1炷香久为度,服之。摘录《易简方便医书》卷五

  • 益气导溺汤

    药方名称益气导溺汤处方泡参15克白术6克扁豆云苓各9克桂枝炙升麻各:3克 甜桔梗4.5克通草6克 台乌4.5克功能主治益气升清,温阳利尿。治妊娠气虚下陷,小便不通,脐腹胀痛,面色苍白带青,心悸气短,神

  • 固真丹

    《魏氏家藏方》卷二:固真丹药方名称固真丹处方韭子120克 舶上茴香(炒)补臀脂(炒)益智子鹿角霜各60克 白龙骨90克(煅,别研细如粉)制法上药为细末,以青盐、鹿角胶各30克,同煮酒糊为丸,如梧桐子大

  • 乌蛇膏

    《宋·太平惠民和剂局方》:乌蛇膏药方名称乌蛇膏处方吴茱萸、独活、细辛、白僵蚕(去丝.嘴.炒)、半夏、蜀椒(去目.炒)、防风、赤芍药、当归、桂心、川芎、香白芷,各半两;乌蛇、黄蜡,各二两;干蝎

  • 安胎利水汤

    《镐京年指医方》:安胎利水汤药方名称安胎利水汤处方人参4.5克,生白术4.5克,大腹皮9克,砂仁未(冲)1.8克,茯苓皮9克,紫苏梗6克,天仙藤9克,冬葵子9克。功能主治行气利水,健脾安胎。主气滞水停

  • 独圣黑龙丸

    药方名称独圣黑龙丸处方草乌头(炮,去皮)半斤,墨2两,白僵蚕(生)半两,甘松(去土)半两,零陵香半两,半夏(汤洗去滑,焙干)1两半,莎草根(炒,去毛)1两半,白附子(生)1两半,白芷1两半,麻黄(去根

  • 冰灰散

    药方名称冰灰散别名冰炭散处方山栀仁、香白芷等分。制法上为细末。功能主治鼻衄不止。用法用量冰炭散(《嵩崖尊生》卷六)。摘录《何氏济生论》卷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