MY词语>中医中药>中药材>一箭球

一箭球

《全国中草药汇编》:一箭球

药材名称一箭球

拼音Yí Jiàn Qiú

别名水百足、三角草、三叶珠、单打槌、公芋头

来源本品为莎草科水蜈蚣属植物单穗水蜈蚣Kyllinga monocephala Rottb.,以全草入药。全年可采。

原形态多年生草本,具匍匐根状茎。秆散生或疏丛生,扁锐三棱形。叶通常短于秆,宽2.5~4.5毫米,平张,柔弱,边缘具疏锯齿;叶鞘短,褐色,或具紫褐色斑点,最下面的叶鞘无叶片。叶状苞片3~4,斜展,较花序长很多。夏季从秆顶生一个圆卵形或球形的白色或苍白色头状花序,长5~9毫米,宽5~7毫米,具极多数小穗;鳞片膜质,舟状,背面龙骨状突起,具翅。

生境分部生于湿润草地或田埂边。分布于广西、广东及云南等省区。

炮制洗净,晒干。

性味微甘、微苦,平。

功能主治清热化痰,活血消肿。主治百日咳,疟疾;外用治跌打损伤,蛇虫咬伤。

用法用量0.5-1两,煎服。外用适量,鲜品捣烂敷患处。

注意孕妇忌服。

复方百日咳:鲜一箭球2两,糖适量,用水2碗煎至半碗,冲糖,分3次服。

摘录《全国中草药汇编》

《中药大辞典》:一箭球

药材名称一箭球

拼音Yí Jiàn Qiú

别名三角草、水百足、金纽草、三叶珠、散寒草、水香附、燕含珠、姜牙草、单打槌(《广西民间常用草药》)。

出处《广西民间常用草药》

来源莎草科植物单穗水蜈蚣全草。全年可采。

原形态多年生草本。根茎匍匐。茎散生或疏丛生,细弱,扁锐三棱形,秃净,高10~40厘米。叶狭线形,长达15厘米或更长,宽1.5~2.5毫米,边缘具疏锯齿;叶鞘短,褐色,或具紫褐色斑点,最下面的叶鞘无叶片。头状花序单生,圆卵形或球形,白色,长6~9毫米;苞片3~4枚,叶状,较花序为长;小穗多数,呈倒卵形或披针状长圆形,顶端渐尖,压扁,长约2.5毫米,具花1朵;花颖具小尖头,沿脊中部以上有半月形、鸡冠状、有红点的翅。雄蕊3;花柱细长。坚果倒卵形,较扁,长达1.5毫米,棕色。抽穗期5~8月。

生境分部生于山坡林下及旷野潮湿处。分布广东、广西、云南等地。

性味《广西民间常用草药》:"微甘辛,平,无毒。

功能主治疏风,清热,止咳,截疟,散瘀,消肿。治感冒,咳嗽,百日咳,咽喉肿痛,痢疾,疟疾,跌打损仿,皮肤疮肿。

《广西民间常用草药》:"杀虫,解毒,利尿,退热,散瘀,镇痛,生肌,健脾,消食,行气。治蛇伤,百日咳,虚咳,咳血,痢疾,疟疾,外伤出血,跌打肿痛,骨折,感冒,筋骨酸痛。"

用法用量内服:煎汤,1~3两。外用:捣敷或煎水洗。

注意孕妇及阴虚内热者忌服。

复方①治百日咳、虚咳:一箭球二两,冰糖二两。水煎服。

②治疟疾:鲜一箭球二至三两。捣烂,未发病前二小时,冲酒服。小儿用量酌减,水煎服。(宜忌以下出《广西民间常用草药》)

③治细菌性痢疾:一箭球二至三两。水煎,日分三次服。(《广西中草药》)

④治外伤出血:一箭球适量。捣烂,敷患处。(《广西民间常用草药》)

⑤治蛇伤:鲜一箭球,捣烂,敷伤口周围。(《广西民间常用草药》)

⑥治跌打损伤:一箭球一至二两,水煎,冲酒少许服。(《广西中草药》)

⑦治咽喉肿痛:一箭球一至二两,水煎服。(《常用中草药彩色图谱》)

⑧治皮肤瘙痒:一箭球鲜草煎水洗。(《常用中草药彩色图谱》)

临床应用治疗小儿百日咳.一箭球鲜全草1~2两,水煎,加糖分2~3次服,每日1剂,对卡他期疗效较好。痉咳期常以本品5钱,配鱼腥草1两;如合并感染,可再加一点红6钱,分2~3次股。曾治疗约200例。多数在7~10天痊愈或好转。

摘录《中药大辞典》

《中华本草》:一箭球

药材名称一箭球

拼音Yí Jiàn Qiú

英文名All grass of Unispike Kyllinga

别名金钮草、三叶珠、散寒草、水百足、燕含珠、单打槌、三箭、白顶草、火把草、顶珠草、水蜈蚣

出处出自《广西民间常用草药》

来源药材基源:为莎草科植物单穗水蜈蚣带根茎的全草。

拉丁植物动物矿物名:Kyllinga monocephala Rottb.[Schoenus coloratus Lour]

采收和储藏:全年均可采,洗净,鲜用或晒干。

原形态单穗水蜈蚣,多年生草本。具匍匐根茎。秆散生或疏丛生,细弱,扁锐三棱形,基部不膨大。叶线形,宽2.85-4.5mm,平张,柔弱,边缘具疏锯齿;叶鞘短,褐色,或具褐色斑点。苞片3-4,叶状,斜展。重状花序1,少2-3,圆卵形或球形,长5-9mm,宽5-7mm。具极多数小穗;小穗近倒卵形或披针状长圆形,压扁,长2.5-3mm,具1朵花;鳞片膜质,舟状,苍白色或麦秆黄色,具锈色斑点,两侧各具脉3-4条,背面龙骨状突起,具翅,翅下部狭,先端具稍外弯的短尖,边缘具缘毛状细刺;雄z蕊3;花柱长,柱头2。小坚果长圆形或倒卵状长圆形,长约为鳞片的1/2,棕色,具密的细点,先端具极短尖,花期5-8月。

生境分部生态环境:生于山坡、林下、沟边、田边、近水处及旷野潮湿处。

资源分布:分布于福建、广东、海南、广西、贵州、云南等地。

性味味辛;苦;性平

归经肺;肝经

功能主治宣肺止咳;清热解毒;散瘀消肿;杀虫截疟。主感冒咳嗽;百日咳;咽喉肿痛;痢疾;毒蛇咬伤;疟疾;跌打损伤;皮肤瘙痒

用法用量内服:煎汤,30-60g。外用:适量,捣敷;或煎汤洗。

注意广西民间常用中草药》:“孕妇及阴虚内热者忌服。”

复方1.治百日咳、虚咳:一箭球二两,冰糖二两。水煎服。

2.治疟疾:鲜一箭球二至三两。捣烂,未发病前二小时,冲酒服。小儿用量酌减,水煎服。(宜忌以下出《广西民间常用草药》)3.治细菌性痢疾:一箭球二至三两。水煎,日分三次服。(《广西中草药》)4.治外伤出血:一箭球适量。捣烂,敷患处。(《广西民间常用草药》)5.治蛇伤:鲜一箭球,捣烂,敷伤口周围。(《广西民间常用草药》)6.治跌打损伤:一箭球一至二两,水煎,冲酒少许服。(《广西中草药》)7.治咽喉肿痛:一箭球一至二两,水煎服,(《常用中草药彩色图谱》)8.治皮肤瘙痒:一箭球鲜草煎水洗。(《常用中草药彩色图谱》)

各家论述《广西民间常用草药》杀虫,解毒,利尿,退热,散瘀,镇痛,生肌,健脾,消食,行气。

临床应用治疗小儿百日咳。一箭球鲜全草1-2两,水煎,加糖分2-3次服,每日1剂,对卡他期疗效较好。痉咳期常以本品5钱,配鱼腥草1两;如合并感染,可再加一点红5钱,分2-3次服。曾治疗约200例,多数在7-10日痊愈或好转。

摘录《中华本草》

猜你喜欢

  • 小石蝴蝶

    药材名称小石蝴蝶拼音Xiǎo Shí Hú Dié来源药材基源:为苦苣苔科植物小石蝴蝶的全草。拉丁植物动物矿物名:Petrocosmea minor Hemsl.采收和储藏:夏、秋季采收,洗净,晒干。

  • 《中药大辞典》:酥药材名称酥拼音Sū别名苏(《本草经集注》),酪苏(《唐本草》),酥油、马思哥油、白酥油(《饮膳正要》)。出处《别录》来源为牛乳或羊乳经提炼而成的酥油。制法土法加工者,系将鲜乳汁装在牛

  • 七星草

    药材名称七星草拼音Qī Xīnɡ Cǎo别名鹅掌金星草、金鸡脚、鹅掌金星出处1.七星草始载于《滇南本草》,谓:“此草形似鸡脚,上有黄点,按星度而生,或依根贴上上,或石上生。”2.《植物名实图考》记载:

  • 南瓜藤

    《中药大辞典》:南瓜藤药材名称南瓜藤拼音Nán Guā Ténɡ别名番瓜藤(《本草再新》),盘肠草(《上海常用中草药》)。出处《本草再新》来源为葫芦科植物南瓜的茎。夏、秋季采收。性

  • 獐牙菜

    《全国中草药汇编》:獐牙菜药材名称獐牙菜拼音Zhānɡ Yá Cài别名瘤毛獐牙菜、当药来源龙胆科獐牙菜属植物紫花当药Swertia pseudo chinensis Hara,以

  • 五代同堂

    药材名称五代同堂拼音Wǔ Dài Tónɡ Tánɡ英文名Alangium faberi O-liv.var.platyphyllum Chun et How别名猴疳药;鸡肾棱木来源药材基源:为八角枫

  • 高粱泡叶

    药材名称高粱泡叶拼音Gāo Liɑnɡ Pào Yè出处《浙江天日山药植志》来源为蔷薇科植物高梁泡的叶。夏、秋季采。功能主治治外伤出血,肺病咳血。复方①治外伤出血:高梁泡鲜时适量,

  • 樗鸡

    药材名称樗鸡拼音Chū Jī别名红娘子、灰花蛾来源药材基源:为蜡蝉科动物樗鸡的成虫。拉丁植物动物矿物名:Lycorma delicatula White采收和储藏:7-8月捕捉,捕后蒸死或烤死,晒干。

  • 木通根

    《中药大辞典》:木通根药材名称木通根拼音Mù Tōnɡ Gēn别名八月瓜根(《分类草药性》)。出处《药性论》来源为木通科植物木通、三叶木通及白木通的根。9~10月采。原形态植物形态详&quo

  • 蒙疆苓菊

    药材名称蒙疆苓菊别名蒙古久苓草、地锦花、鸡毛狗来源菊科蒙疆苓菊Jurinea mongolica Maxim.,以茎基部绵毛入药。生境分部内蒙古、新疆。性味淡,平。功能主治止血。主治外伤出血,鼻出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