经脉生理特点。出《灵枢·根结》。少阴是三阴之中,为出入之枢纽,故为枢。
六涎之一。由虚热上蒸,其涎并上。其症“初发作时,先觉清涎满口,渐闻心前有一物,上触咽喉中急促,闷倒不觉”(《史载之方》)。治宜灸气海,补暖脾胃。
同唾。详该条。
出《备急千金要方》。为芦茎之别名,详该条。
【介绍】:见杨康候条。
见《福建民间草药》。为球兰之别名,详该条。
见《全国中草药汇编》。为碎米柴之别名,详该条。
经穴名。代号GB28。出《针灸甲乙经》。别名外枢。属足少阳胆经。足少阳、带脉之会。位于腹侧,髂前上棘前下方,当五枢穴向前斜下0.5寸处。一说“对章门直下七寸”(《针灸集成》)。布有髂腹股沟神经和旋髂浅
见《千金翼方》卷二十三。即五香连翘汤第二方,见五香连翘汤条。
证名。疰亦作注。指邪毒疠气传注心包所致的心痛。见《太平圣惠方》卷四十三。《圣济总录》卷五十六:“凡人将理失度,阴阳俱虚,血气不足,复因风寒暑湿客忤邪恶之气,乘虚入于肌体,流注经络,伏留脏腑,毒击心包,